。
五要切实加快教育机制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体制、旧机制的束缚。要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坚持义务教育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同时,积极推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以方政府负责、分级治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制,加快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将教职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直接持
钩,努力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发人才工作动力、加强人才合理流动的生动局面。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布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遵守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定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弘扬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志存高远、严谨笃学的良好风尚,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特级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对不胜任教师工作的要进行待岗、转岗。建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营造建设教育强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1、组织领导要有力。要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承担起保障教育发展的第一责任。主要领导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理清教育强镇的思路、措施,拿出总体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方责任,排定序时进度,以确保建设教育强镇各项工作能够一一落实。加强对学校建设投入的治理,把投入用于教育急需发展的项目上;积极优化教育资源治理,对教育结构性富余资源,要统筹安排,或用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或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2、政策措施要落实。一要依法加大教育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并完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坚持做到“三增长”,即依法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收入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确保教师工资,包括地方补贴按时、足额、及时发放。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逐步加大教师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增长幅度。二要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基金、统筹的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要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治理。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等改善办学条件和弥补公用经费不足,不得用于发放教师工资或抵顶教育事业拨款。统筹的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必须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三要加大教育经费治理监督力度。成立教育结算中心,取消学校零帐户,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抓好教育经费的绩效考核与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同志们,千秋大业,教育为本,面对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与挑战,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扬“爱我家乡,兴我安宜”的主人翁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把我镇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春色满园的新的历史阶段而努力工作!
《在全镇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欢迎阅读在全镇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