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劳多得的绩效分配方案,按年实施考核兑现。进一步形成职务能升能降、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治理机制。对于落聘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中学落聘尽量考虑到小学应聘,做到全员聘用,人尽其才,力求做到不让一个落聘人员下岗,使我乡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聪明才干,提高我乡的办学水平。中心校要建立健全各项治理制度,认真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确保学生食堂安全,促进安定和谐。全社会都要关心和维护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的重大任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两基”巩固提高摆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目标治理责任制,并实行乡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要求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学校,了解情况,倾听师生意见,切实为挂钩学校解决一些教育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真挂、实挂,推进学校的改革和治理。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级各部门要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每年都要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动员和教
育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鼓励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社会组织、离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体经济单位和个人遵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和办法,积极地、自愿地为发展我乡教育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继续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继续深化教育内部治理体制改革,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优绩优酬,拉大分配差距,促进队伍优化,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意识,面向学生,立足课堂,努力创新,追求卓越。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推进研究性学习,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
乡大面广、贫困程度深,是我乡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截至目前,全乡仍有近两百万元的“普九”负债。2006年,我乡虽然与全县同步实现“两基”,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以及实施“普九”时资金的短缺,全乡硬软件设施档次整体较低,中小学校点排危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小学建筑面积危房率为22.8,这些危房随时威胁着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积极筹措资金,向上争取项目,及时对校点进行布局调整,逐步排除学校危房。从2003年起,向上争取资金数百万元,先后启动了德安小学、大石头小学、原南涧三中学生宿舍楼等排危工程。三中宿舍楼、德安小学等已于2005年3月交付学校使用。2005年又启动了新马街小学和红星小学布局调整工程,现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非凡值得一提的是保平小学教学楼排危工程,云南省扶贫基金会主席梁林同志和其他同志,不顾路途遥远,亲临保平小学、茶厂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并最终启动了保平小学教学楼排危工程,工程完工后,能够解决保平小学300多名学生的教室问题。同时,通过大家积极想办法,排除了和平小学、华山小学、发达地小学、可保小学、新政小学、卫国小学等学校的危房隐患,撤并了阿洒地小学、阿比庄小学、小阿鲁腊小学、箐门口小学、光明丫口小学、古母腊小学、黑牛皮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