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发达地区保持教育领先的助推器,是相对不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教育的均衡化、多元化、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的一场革命。
二、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创新教育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实现新的突破,要害就在于创新。当前就我县教育系统来讲,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一是在深化改革上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教育
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学校计算机网络,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善于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治理经验,促进我县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创新办学方式,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公助、股份制等不同体制的学校,逐步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办学并存的新格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制度改革,激发内在的活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在服务发展上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行业非凡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才短缺,招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就给我们教育战线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难题。我县有比较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如何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抓好与市场的对接,与企业的对接,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有专业特色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这既是为了满足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所在。
三是在提高质量上创新。现在社会和广大家长对孩子们的成长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学校对老师期望也越来越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期望,要害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紧紧抓住质量这根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师,认真研究探索解决新的历史时期教书育人上出现的新挑战、新课题,积极地借鉴、吸纳国内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新成果,努力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办成重点学校,要办成重点名校,除了要有一流的校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千万不能建屋不建人,而应该是既要建屋更要建人。现代的教育固然要有现代的设施,但最根本的是师资,否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解释不通:延安时期举办的抗大设在窑洞里,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她为我们党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要继续弘扬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潜移默化,以良好的师德来影响学生,以扎实的工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加强学习,找准坐标,定位人生,靠素质展示风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布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害。为此,我希望全县广大教师: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都需要终身学习。尤其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否则就会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系统是学习型的系统,学校是学习型的团体,教师要争当学习的典范,做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