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抓好教育,必须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重点抓好三件事:第一,要保证适龄孩子能上学。建立完善以镇政府和村民小组为主、各中小学校积极配合的义务教育“双线”保学控流责任制,确保农村适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第二,要保证特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坚持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建立有效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特困家庭适龄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第三,要保证孩子安全上学。要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力度,确保师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教学场所。要加强管理,认真做好饮食、消防、交通、大型集体活动等各项安全事故的防范,确保师生安全。
二是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要切实解决好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各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学校布局不太合理、班额过大等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特别是要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走出一条符合本镇发展实际的民办教育新路子。今后几年,高中阶段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上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争取在明年争创市属示范性民办学校,在三年时间内把省重点的称号夺回来。
三是要进一步抓好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切不可等闲视之。要继续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保教结合,加强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坚决杜绝幼儿教学小学化的现象。
(二)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发展教育,投入是保障。镇村两级既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不断深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
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镇政府要按照“保工资、保入学、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逐步提高可用财力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优化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依法保证全镇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村委会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使校园绿化、场地硬化、环境美化。学生课桌椅损坏严重的学校,村委会要尽快加以解决,并把这件事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二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依法独资、合资、合作办学,也可以与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切实解决镇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走民有民营之路。
三是要建立“两免一补”专项资金。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要切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切实减免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就学。
(三)全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中小学发展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必须下决心加强管理,进一步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要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机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为教育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要严格规范中小学的招生、收费。招生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是社会、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招生工作必须坚持依法、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招生原则,严禁采取非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搭车收费。对于违规收费的,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和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是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