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首先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 我是仙花中学的一名教师,进入该校至今已有六年,在这六年里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 大家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爱读、善读、主动阅读就很关键,我认为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及当今文坛流行的一些作品介绍给他们,如《花季雨季》《哈里.波特》以及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再逐步引导他们在阅读的乐趣中喜爱语文。另外,《读者》《意林》《散文》这些人文性较强的杂志,里面的许多文章短小精悍富含哲理也符合学生多思的年龄特点,可以建议学生各自买来,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也就爱写文章了。 其次,引导学生读名家名着要读出其原汁原味。教科书上的名家名篇学生倒是读了不少,但大多不是自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路子,而是教师把前人的论调强加给学生,对文章过多的分析扼制了学生的独特体会,减少了学生自己感悟写法的机会,难怪学生在学了一些优秀的文章后对写作仍然感到迷茫。应该说名家名篇是值得作为范文来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我喜欢找一些课本以外的名家名作,抛开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的介绍,让学生原汁原味地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悟。让学生体验到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这样就有了写作的冲动,此时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就能调动起学生旺盛的创作激情。就这样以兴趣作为先导,读写结合,联系生活,必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教师的榜样作用也不可小看,我就经常把自己业余创作的一些作品拿出来和学生交流。同时我还特别注重业务学习,撰写教学论文,2009年就有一篇论文获得市一等奖。 在几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把工作主要分成两块,一是学生本身的教育、管理;二是班干部的培养。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任务,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开头。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新接手一个班时,我很注重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我力争能在第一次集体讲话的几句言语间,在初次与学生们接触的几个动作神态间给他们留下“严格”的深刻印象。一般来说,我会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们定好规范,最基本的就是带领他们认真学习一日常规,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这些内容都是规章制度,都是必须遵守的,如果违反了常规就应该受到一定的处罚。有的调皮学生犯了错误往往还不服惩罚,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一步步帮他分析,“规章制度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你的行为有没有违反这些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是不是要受一定的处罚?”在这种问话中,我经常会提到“我很早就跟你们说过…”或者“记得第一次我就告诉过们…”这一类字眼,这样子反复几次之后,在心理上就给了他一个暗示,最后,学生会自己意识到他是在明知故犯,理应受罚。我还会特别强调几个原则,一是诚实,不撒谎,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连环犯错,就要严惩。但回想起来,我所谓的严惩,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我常常让他们写事情经过和自己的认识。我希望他们在心理上自我暗示,早听了老师的话,诚实做人,就不会这样受罚了,让他们有悔意,完了还得问他们“下次遇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做?”二是做人要真实,不要人前背后。通过教育,我会让学生明白,人前背后就是做人的虚伪,而虚伪的人是没人喜欢的。这样的班级氛围建立起来后,那些需要老师看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