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体现,也应当在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很好地把握和体现。选举是表达意愿、化解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动员和组织选民参加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让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把他们信得过的人选进县乡两级国家权力机关,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再由国家权力机关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领导人员,使基层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人民信赖的人手中,这将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和推动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准确把握形势,增强换届选举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这次县乡人大换届,既是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同步进行的一次换届选举,也是宪法、组织法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后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我们既要充分熟悉搞好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有利条件,增强信心;又要正确分析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切实增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从有利条件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心、省委、地委和县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心、省委、地委高度重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中心对换届选举多次专题研究,并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多次强调,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是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全力以赴抓好。地委先后召开了全区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会议、全区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分别对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部署。地委、地区人大工委、地委组织部下发了专门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具体政策、工作环节和基本程序。县委对这次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县委召开县级领导干部会议统一了思想,并成立了选举委员会,专题听取了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汇报。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也做了大量的组织筹备工作,对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事宜作出了决定,今天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今后,县选举委员会还要下发一系列文件,这些都为我们搞好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第二,全县上下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搞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去年以来,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党章活动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三学三比四体现”和“争、当、树”主题实践活动,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开展“进群众门、知群众情、解群众难、帮群众富、暖群众心”和“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广大群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得到实惠,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初步建立起了“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此外,2006年我们通过开展“感人、连心、创新、文明”工程和“八个一”尊老敬老活动,这些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团结,凝聚了力量,为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经济社会取得的新成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