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流程,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详细的规定。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深、研究透,抓好贯彻落实,依法按规定的程序操作,重点要把握好选举委员会人选关、推荐关、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选举大会选举关,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程序严密,操作规范。对不按规定程序操作、出现问题、引发群众性上访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㈤要严格控制两委干部职数,大力推行交叉任职。实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是减少村居干部职数,减少财政支出的有效措施之一。这次换届选举,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精简干部职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享受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的人数,使村居“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村居书记与主任“一人兼”的比例达到市、区规定的70%、80%的目标要求。在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换届时严格掌握村居“两委”成员职数。对于这一点,省市都有明确要求:原则上,1500人以下的村委一般不超过3人,居委可根据往年实际,报组织办批准后确定;对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居,可适当增加1-2人。二是已进行党(总)支部换届选举的,党(总)支部书记和委员一般都要依法参选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实现交叉任职。三是要重视推选优秀青年、妇女和学历层次较高的人选进班子,力争使村居民委员会成员中青年、妇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比例有所增加。
㈥要及时做好后续工作,巩固选举成果。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后,要及时抓好相关工作。一要抓好村居组织的配套建设。要按照有关章程规定,选配好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和治保、调解、计生等组织负责人。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尽可能由村居“两委”成员兼任。要民主选举好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发挥好“三支队伍”在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二是要抓好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对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要及时搞好培训。重点加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法纪政策观念和服务意识,学会开展工作的方法,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尽快进入角色,做好工作。三要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建立“三个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居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委会定期向党(总)支部报告工作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等制度,进一步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四要加强村居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要通过换届,发现掌握一批年轻、有文化、有潜力、有群众基础的后备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建立起后备干部队伍,切实解决好村居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五要做好退出班子人员的思想工作。对因精简职数退下来的村居干部,要教育他们从大局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看待自己的进退去留,自觉支持搞好选举工作。换届后,街道党工委将及时与退出班子的同志谈话,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岗位变化,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和维护新班子开展工作。并按政策规定,结合各村居实际,落实退下来的干部的适当待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