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速度和结构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按照中心收紧"地根"的决策,严格按计划供地,在符合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有能力履行法定义务的前提下,按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为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的考核体系,严格土地治理责任追究制,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的方式逐级落实,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每年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确保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基层,把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配套建立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测体系。加强耕地保护的日常治理,通过建立健全市镇、村两级耕地保护治理网络,加强动态巡查和治理,果断制止非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建立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台帐,争取做到每月、每个季度上报耕地、基本农田面积和保护情况。
3、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搞好用地服务。
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国土资源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据中心实施宏观调控的精神,按照市委、市府关于加快"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全市经济发展目标,我们要合理调整安排和积极争取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想方设法,调整思路,在土地的供给上一定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严格把关,做到有所保、有所控。对国家、省重点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和市委、市府实事工程做到保证供地;对第三产业和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生态型工业项目做到优先供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投资强度达到省政府规定标准的工业项目,要想方设法,做到保障供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用地空间和优质服务。我们要严格配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要积极探索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途径,强化土地的集
约利用,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要加强供地治理,提高项目用地门槛。要坚持按投资量配置土地资源,根据省政府规定今后我市批次报批每亩土地投资不低于150万元,单独立项报批每亩土地投资不低于250万元,达不到投资强度的必须予以核减用地规模,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用于高投入、高产出项目。二是要加强用地治理,设定用地条件,优化用地结构。在签订土地出让金合同时要明确项目用地的容积率、绿化率等标准,对供多用少、利用率明显偏低的,要引导和督促企业达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制定工业项目用地单独供地的最低投资额标准,对一次投资低于500万的一般不实行单独供地。鼓励各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制定多层厂房产权分割登记制度,在明确单独供地的最低投资额之后,既要降低投资者自主创业的门槛,又能让创业者获得不动产增值的收益。三是要继续挖潜,整合土地资源,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结合企业改制、退二进三、市地整理、村庄整理、旧城改造等项目,盘活存量土地,引导投资者使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促使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四是要坚持最低保护价制度,对工业项目用地的出让价格不得低于省政府规定的最低保护价,同时工业用地出让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按规定全额上缴财政,严禁明收暗返、低地价竞争等行为。五是要试行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出让制度。今年上半年要研究开展对竞争性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工作,并进行试点。六是要坚持对取得土地使用权超过两年而未开发的地块,必须依法收回,统一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重新进行市场配置。
4、加强市场调控,提高经营土地资产的水平。
城市土地是地方政府最大的资源性资产,科学把握市场供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