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二是优质耕地少。全国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约为7∶3。近年来,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土地近9000万亩;同时还有不少耕地受到盐碱化、沙化和荒漠化的损毁;另外,建设也还占用了一部分优质耕地。三是后备耕地资源少。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约为2亿亩,但水、土、光、热条件比较好的只有40%,能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目前,土地开发利用粗放浪费问题严重。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继续占用耕地的情况不可避免。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每年各省提出的建设用地需求大概只能满足50%。由此可见,保护18亿亩耕地任务非常艰巨。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少、禀赋差。我国已发现171种矿种,有探明储量的为159种,探明储量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2%,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位居世界第五十三位。同时,我国油气、铁、铜、铝等重要矿产不仅所占比重低,而且富矿少、贫矿多,大矿少、小矿多。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尚未根本好转,小、乱、散,弃贫采富、综合利用水平低。近年来,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长一直快于生产能力的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又快于勘查储量的增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总体不足,节约资源的任务也是非常紧迫而艰巨的。
第二,全面了解国土资源法制工作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
一是以《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为主干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国务院还连续颁发了一些规范性的文件,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精神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些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
二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法制工作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认真学法、自觉守法、依法行政。基层干部法律知识不断增加,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大多数地方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抓得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是违规违法用地和探采矿产资源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土地违规违法点多而广、屡禁不止的问题,今年9月中旬以来,我们专门部署开展了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严肃清理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问题也很突出,一些地方乱采乱挖、越界越层开采等破坏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危及到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认识到,违规违法用地的危害极大。它危害危及了耕地保护目标和粮食安全,危害危及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危及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三,着眼基层、联合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基层是我们工作的根基,我们抓所有的工作都必须重视基层。从百日行动中发现,违规违法用地呈向基层蔓延之势。这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不高,法制观念不强,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在基层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不够、教育不够、普及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不了解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偏差,当然还有一些干部群众是主观故意地违规违法。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行政乱作为或者不作为,使我们面临着违规违法用地和探采矿产资源的严重局面。所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这次活动除了着眼基层之外,还要依靠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协作,依靠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推动。我们与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并通过六部门下属各厅局来共同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