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3)、抓好新农村建设,谋求农业产业化新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富民强镇是要害。
要加快推进“三大合作”。要坚持“依法、自愿、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参加“三大合作”,着重解决好小农户与大产业的矛盾,力争今年新增家,突破家,继续保持全县领先位次,努力在重大政策调整中,抢先一步,赢得机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围绕本镇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完善“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家。要重点围绕水产、生猪养殖、农业机械等比较产业优势做文章,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致富百姓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把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长期收益作为根本目的,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实施土地股份合作,争取新增家,每个土地股份合作社面积不少于100亩。红旗、东园、胜利等居委会要深刻领会农村土地合作内涵,发挥临镇优势,率先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后劲。稳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着重对撤村改居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进行社区股份合作,东园、东风等居委会要对现有集体资产进行认真排查筛选,找准发展方向,寻找合作伙伴,以集体资产入股,盘活村量资产,壮大村级经济。
要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是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选择,是今后很长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把优化农业结构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工程,发挥我镇资源优势、治理优势、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宝应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品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农业,年增有机农业面积1000亩以上,年培植养殖大户超百户。十一五”期间要建成以有机稻米为重点,有机蟹、有机鸭、有机西瓜、有机梨为补充的万亩有机食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走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之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三资”农业开发工程,今年“三资”利用万元。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完善和培育农产品市场,建立“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要加快实施富民工程。把推动劳动
力转移输出作为致富百姓的着重措施,适度调整劳动力政策,鼓励广大百姓到集镇就业创业干事业。加快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到集中区规划点方案,建设循环通畅,快速方便的农村交通网络。巩固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加大新型大病统筹工作力度,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职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甚至看不起病的难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低保工作,逐步实施城市低保工作,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升级教育基础设施,启动范中、中心初中宿舍楼、操场、篮球场建设,中心小学、中心初中、范中要向更高目标全力冲刺,全力打造教育品牌,由教育大镇向教育强镇转变。加快实施农民受教育工程,实施定单培训、就业培训、专业培训,全年培训农民超万人,培养一批“创业型”农民,培植一批“技能型”农民,提升一批“素质型”农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着重大水利项目落户xx的机遇,加强节水浇灌、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外湖圩加固、涧沟河西岸加高、中心河清淤加高、涧沟河打通连接三阳河等重点水利工程,新建芦范河水利枢纽工程,全面提高全镇防洪保安能力。规范中心村庄建设,完成三个村庄以上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进程,积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