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用宽广的眼光、全新的观念来谋划“十一五”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我认为,中心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里有两个“发动机”:一个是体制创新,一个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带有长远性、根本性。近代史上,中国为什么跟日本较量几次都没有赢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
比日本落后。因此,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在我市的“十一五”规划里要有大的突破。企业也是一样,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实,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企业发展的命运。商场如战场,企业要快速健康发展,根本的动力在于体制机制要建设好。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推进改组、改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这个方向要坚持。假如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眼光,没有力度,将来我们还要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改革的成本会增加,改革的难度会增大,我们的企业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增强竞争力。没有体制机制的优势,没有体制机制的保障,跨越式发展就谈不上。当然,改组、改制也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组、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借助外力来推动。xx市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关起门来改制是不行的,那只是换个牌、换个壳,没有实际意义。在这些方面,思想要再解放一些、胆子要再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敢于借力发展。在改组、改制的同时,要改革国有资产治理体制,把国有资产治理好、运营好,这也是很重要的,要积极探索。
三是科技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在我看来,xx市要着力自主创新,首先,要抓好技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我市普遍大量的还是传统产业,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使之在新的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参与竞争。xx市的许多企业要么规模比较小,要么日子只是过得去,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搞研发、搞创新。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都不太现实,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主要方向。对于xx市大多数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究竟如何搞?一要高度重视。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竞争最终靠产品,而产品一靠质量好二靠成本低。这两者都离不开科技。二要集中力量抓技改。抓那些有市场、有优势的项目,一年重点抓几个,不要“撒胡椒面”。其次,要抓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搞研发,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省会城市要运用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对集中的优势,与他们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这样既省事、又省钱,效果还很好。第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途径是招商引资,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大家要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走出路子。
四是结构创新。“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但要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变化、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长期的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主线。结合xx市实际,结构创新怎么搞?一要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扶持力度,把优势做大做强。二要创建品牌。xx市自己的品牌太少,要创名牌。xx市不能跟青岛比,但可以从青岛的做法中得到启发。青岛是走品牌带动的路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品牌带动起来的,这跟大连不一样,大连是靠环境的变化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我们一定要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是治理创新。治理是企业的生命,是永恒的主题。企业治理有三个核心问题,质量、成本和效益。一个企业,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内功”练好了,就可以经受得起市场风浪的洗礼。“内功”是什么?主要是治理,非凡是基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