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路径二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害问题和对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基础薄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此,必须找到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和路径,同时,对农业、就业、环境、教育等要害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要害问题之一:农业、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关系我国未来发展,三者密切关联,必须综合考虑。从长期看,农业、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在保持各个产业适应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环境下,如何使农业劳动者向新兴服务业转化的问题
要害问题之二: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的角度看,我国工业化的水平都还很低,工业时代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特征。然而加快推进信息化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延误。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提出切实可行并有效的方案。
要害问题之三: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完成观念和制度的跃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信息网络正将世界变成_个地球村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同时并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观念和制度在同一时空中碰撞。亿农民、数亿文盲半文盲,整体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要求。假如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回答和恰当的解决路径,那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我国第三步现代化目标也就不能实现。
针对这三个要害性问题,要非凡重视四个发展战略和六条实施路径。四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
第﹁,国家目标导向战略。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基础设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多元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家既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中,存在大量全局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产业结构和国民素质、实现观念和体制的转变、走出融合发展的独特道路。
第二,远近结合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须采取远近结合战略,既要十分务实地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又要高瞻远瞩,把近期重点任务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近期的重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非凡是要注重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在技术、信息、观念、基础设施等方面协调推进,走出以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发展信息产业,为各个产业提供更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技术,在信息产业内部,加快发展软件、集成电路和信息服务产业;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信息化进程提供高性能、低价位的网络服务;积极探索新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政府治理、人民教育培训和生活的新模式。
第三,各方参与,以市场机制推进的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全局的、长远的、基础性的任务。需要各方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政府的责任是统筹协调、指引方向、制定规则、完善软硬基础环境;企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力军,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在企业治理、经营、研发、人才等方面探索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机制;公民要积极努力,通过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更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更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取向,以市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