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看它是不是符合这些产业的演化趋势,即品牌化和龙头带动的趋势。
二是加深对产业组织形态高级化的理解。就是要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态。如造纸产业,现在的发展态势还很好,qj和yy完全有可能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产业的组织形态如何,集约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产业好坏的一个标准。氟硅产业的基础很好,但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差距还很大,还刚刚起步。
三是加深对产业价值链提升方向的理解。产业价值链提升发展的方向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由中间价值量低的制造环节向两端价值量高的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品牌、营销、研发等环节提升。我们要研究自身产业价值链如何从低端走向高端。
(三)要加深对市区一体化的理解。全会报告中提出要市区一体化。qj、cc区及其乡镇工业功能区,市开发区、高新园区,都在市区的一个空间当中。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个空间下产业、企业的扎堆”。所以每一个开发主体,不要过分地追求自己所谓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围绕市区三大产业板块,形成合力,共同构筑。
一是空间形态上要整体构思。要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整体构思,核心是站在“工业新城”的整体上。这次会议明确了市区工业空间的发展方向,市开发区向南发展,市高新园区向西南发展,qj区向东发展,cc区向航埠、华墅方向发展。但在规划上必须整体构思,如廿里和高新园区的关系,一定要理清。
二是产业形态上要融合发展。市区三大板块要融合,关键是“三新产业”要成为qj、cc、市开发区三个开发主体研究的重点,包括各乡镇功能区。今后“三新产业”中基础性的项目在市高新园区,但后续的、物理性加工的要放到其他主体中去,而且要成为这三个主体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个主体都要有一帮人研究这个事情,下次专门作一些探讨。
三是基础设施要共享共用。特别是东港片区和衢化片区,规划必须高度统一,以规划统揽基础设施建设。市开发区和市高新园区要发挥好龙头作用,两个规划分局要具体抓,其他各个主体一定要服从并整合、融合到一起。否则会后患无穷。
四是经济政策要一致。对经济政策,市区已经研究过几次,下一步将要出台。几个主体,包括乡镇工业功能区,政策都要统一起来。
(四)要加强对同心、同向才能形成合力的思想的理解。全会报告中提出,工业立市是第一战略、第一目标和第一任务等“三个第一”,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同心、同向”是形成合力的关键。市委提出要加大对工业的领导力度,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形成合力招商的态势。作为我们来说,如何减少摩擦力、减少反向力,增强合力,就非常重要。而形成合力的前提是理念思想的统一。全会报告是形成合力的思想基础,我们要真正理解和领会。同时,刚才讲到市区一体化等问题,都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战略、一个规划,必须坚持,在机制上要进一步完善。在体制、机制的变革过程中,会涉及到职能、权力的调整,要正确理解。近三年来,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从开始试点到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思想认识不统一,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思想统一了,大问题就会变成小问题,小问题就会变得没问题。
三、要把工业投资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来抓
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投资,平台建设、稳定工作最终都是为了项目,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的。当前,工业投资形势十分严峻,宏观环境对投资极为不利。抓好工业投资,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
对于招商引资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