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引进云曦灯饰等项目。倾力帮助已落户的北京京京肉食、上海梅林正广和食品、明阳针织和香港利泓针织解决好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促其尽快达产,以此吸引更多发达地区的企业向云梦转移。
三是融入武汉城市圈,协作配套抓招商。引进中百集团,建设新兴商贸城。加强产业对接,壮大自己。积极推进中盐宏博与武汉亚太味业,富思特集团与武烟集团,明丰化工与武汉奥丽洗涤日化厂等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加强科技融入,引智提升上台阶。积极开展校企联姻,技术合作,40多家企业与武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中盐宏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技术研究所,富思特集团与湖北大学联合创建了博士后产业基地。加强全方位对接转变理念。以汉阳—云梦缔结友好县区为契机,全面提升理念,调整发展定位,全方位加快融入。
三、集中力量建平台,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
一是构建316国道“工业走廊”。发挥区位优势,以316国道为主线,县开发区为龙头,推动沿线乡镇工业联动发展。目前,316国道沿线落户企业30余家。积极搭建乡镇工业发展平台,沙河塑业、伍洛四合、隔蒲潭精细化工、道桥护镇、倒店界牌等一批乡镇工业小区初具规模。、
二是做大做强县经济开发区。2002年来,共投资1.5亿元基本完成核心区3.5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工程,开发区落户企业20余家,实施工业项目29个,引进资金17.5亿元,完成投资8. 5亿元。今年元至11月,开发区共引进项目5个,投资额6.15亿元;意向项目5个,意向投资额4.1亿元。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契机,以落户云梦的上海明阳集团、香港利丰公司、香港兴业公司为龙头,积极引进武汉江南集团、杭州永鑫纺织公司10万锭纺织项目落户开发区,大力发展羊毛、羊绒针织服装产业,力争通过2年的发展,建成有较大影响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抓好梅林正广和1亿元的罐装食品二期扩能,争取投资近亿元的年产1万km电缆线生产项目尽早落户开工。抓好富思特集团投资1.5亿元的五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延伸包装产业链条,形成年产2万吨的bopet薄膜生产规模。
三是搭建特困企业招商平台。紧紧围绕产权这个核心,因企制宜,一企一法打好改革攻坚战,着力搭建特困企业招商引资平台。顺利完成了湖北汽车齿轮厂、湖北云梦棉纺厂、湖北安棉集团安云公司3家省属下放企业改革转民工作。对农药、造纸等11家原县乡国有集体规模工业企业,在妥善处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实施了彻底的产权转民。全县国有集体企业转民率达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95%。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主要是建立健全了三大机制。
一是监测预警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深入分析和预测产业、行业和企业的运行走势,及时为重点骨干企业联合会诊,制发对策建议书,同时搞好电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协调。
二是银企对接机制。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银企对接活动,并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银行走访重点企业,促进银企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联动服务机制。建立了部门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了县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发展环境评议制、环境责任追究制,组织开展“投资者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招标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环境投诉“四大中心”运行机制,建立警企联系制度,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切实优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