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园区公积金政策体系。发扬借鉴创新的优良传统,发挥中新合作的政策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和调整政策结构,升级配套政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公积金等制度,全力构建广覆盖、弹性制、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让城乡居民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园区就业再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程惠及千万大众,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训上岗力度。同时,要积极研究并调整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措施,广泛引入社会资源,鼓励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满足多层次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愿望。
三是提升执法水平,完善劳动监察体系。依法办事,法制先行。要熟悉掌握劳动监察法律法规,完善劳动监察政策体系,并加大宣传,广泛发动,建立守法、护法、爱法的劳动监察新格局,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有序、氛围融洽。
2、精细管理、强化保障,着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机制的新突破。要按照“超前谋划、长效管理”的工作要求,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举措,增强管理效益,全面梳理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加快完善和规范工作程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建立优化公积金基金投资管理机制。要建立一套“运行科学、管理完善、监督有力、增值有效”的公积金基金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基金运营的规范化、透明化的监管,切实管理好、使用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二是建立优化政府与企业信息沟通机制。劳动保障部门经常和企业打交道,是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要继续坚持亲商服务理念,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发布工资指导、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与政策交流。
三是建立优化全方位的就业促进机制。要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帮助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征地农民自主创业或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就业。
四是建立优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要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核心,通过完善现有监察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多方互动的良性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不断优化用工环境。
3、完善载体、提高效率,着力构建劳动保障平台的新格局。要不断完善现有劳动保障平台载体,充实服务和信息承载量,加快建立信息畅通、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平台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平台。要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快建立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网络,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要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劳动和社会保障动态,防止隐性就业、隐性失业、监管缺失等现象的发生。
二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完善区、镇二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促进劳动保障监察规范化、制度化,强化劳动保障执法力度,提高劳动保障执法效率。
三是完善就业促进三级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区、镇、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强化基层机构建设,把各级就业服务工作延伸至每个社区、每个村。
四是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信息管理系统。要进一步优化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程序,完善网络功能,提升服务种类,利用现代技术对失地农民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劳动保障服务。
4、拓展功能、精益求精,着力提升劳动保障服务的新水平。政策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管理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劳动保障部门要牢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优质细致的服务赢得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一是要提升管理水平。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