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企业员工积极主动改,改出成效。为激励和推动企业改革,县委、县政府已明确了对在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长期在企业工作、廉洁奉公、深受职工拥护的,而且大胆地改革、积极地改革、千方百计把企业搞活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将给予妥善安排,以充分调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企业改革的出发点是搞好搞活,必须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三保一搞活”,即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千方百计搞活企业。大家必须明白,“三保护”首先是要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如果职工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职工就会反对改革,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因此,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依规办事,依法办事,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政府、企业、职工“三满意”。当然,企业改革不可能做到方方面面都满意,比如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职工的政策补偿,毕竟是有限的,阵痛依然存在,职工的思想情绪肯定会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多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讲清长痛与短痛的关系,讲清现在的下岗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上岗,讲清现在的有序退出是为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动员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形成大改革合力。同时,要严厉打击破坏改革、煽动闹事的破坏者,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政策执行上,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操作,绝不允许明拍暗卖、买标串标、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发生;绝不允许违反政策、法律,信口开河,乱开口子,随意表态;绝不允许中饱私囊,损失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否则,要严格追究责任。
二、要突出大工业,努力提高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发展大工业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县域经济现代化、民营经济外向化的必然选择。所谓大工业,就是要跳出工业抓工业,从全球、全国的大环境中谋划工业;就是要从更宽的领域、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层次、更强的措施来推动工业。ⅹⅹ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要改变这种经济格局,核心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工业不兴,县域经济后劲不足;工业不兴,财政困难的状况就难以改观。大家必须清楚,目前我县的实际可用财力仅有1.3个亿,其中农业税4000万左右,况且农业税最终要取消,这块的税收只能通过发展工业来弥补,通过发展工业来增收。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不足4000万元,潜力很大。据分析,如果我们今后把水泥建材、水电两大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就可以增加税收2个亿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民营富县”的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大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来唱,切实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变工业弱势为工业强势,努力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按照“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民营化为主体,以外向化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依托”的发展要求,理顺大思路,实施大手笔,坚持大气魄,做好工业大文章,从而在全县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具体讲,一是要依托比较优势,推进工业大扩张。要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工业大产业。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的要素武装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