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对照、比较。事实反复告诉我们,歙县经济发展,差距在工业,困难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抓住工业,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支持工业发展战略不动摇。
(二)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更是有能力实现的
我县工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巩固了思想基础。自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业首位度发展战略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讲,近几年来,我县对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领导力度越来越大,政策措施越来越实,外部环境越来越优。可以说,工业经济是龙头经济、第一经济已形成共识。二是奠定了工作基础。现在,大家抓经济工作的劲头很足,全县上下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良好势头。许多乡镇、部门和企业,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盘算着怎样赶、超,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这也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安徽工业重县”的号召深入人心,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响应,已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三是夯实了发展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工业及民营经济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县振兴工业、大办工业的思路和措施不断落实,特别是近两年不断加大企业改制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民营为取向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和以民营为取向的招商引资,从体制、机制方面激活工业发展潜力,内生性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同时,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去年投入近2亿元,已有9家企业入驻发展,还有5家企业即将入驻,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势头更猛,招商态势良好,一个寄托着全县人民希望的重要增长极正快速崛起。全县出现了徽城、北岸、郑村、桂林、富堨等一批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和一批素质相对比较好、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全市唯一保留的经济开发区,是歙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区建设的进度就是我县工业发展的速度,举全县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必将为我县工业经济迅速壮大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又为我县工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稍纵即逝,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部更多地区交通和环境快速改善,资本、产业将在更广范围内选择落地,我们的优势和机遇就会随之递减乃到丧失,对此,全县上下务必要清醒认识,咬紧牙关,抓住当前几年时间把工业搞上去。四是夯实了组织基础。去年年底以来,我县按着市委提出的“敏谋快敢实”和“五不、四提高”的要求,切实加强了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县委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着重考察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选贤任能,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把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充实到相关的领导岗位。从目前的情况看,乡镇和县直各部门的班子出现积极变化,绝大多数精神状态良好、工作作风趋实、服务意识增强,这为工业经济大突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所以说,现在,我们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全。在刚刚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座谈会上,市委书记王启敏同志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指出工业发展关系全局,要将发展工业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对我县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县委、县政府要求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