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内部合作体系。
3.提高区内资源流动性,尤其是知识资源。
集群内部资源的网络化是使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行为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重要内容。集群内部的资源包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等基本主体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等高等要素。为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由区、地、市(县)筹集资金,建立吸引科技人才基金,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发展。
4.推进区域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集聚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聚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
5.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
根据**实际状况,政府在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营造区域内的创新环境,改善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增强区域内的信任度,减少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6.推进产业集聚的环境建设。
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加快市场化改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环境,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集群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推进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进程。三是要改善企业群的产业经营环境。重点采取措施,宣传企业集群形象,帮助集群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各类特色商品展览活动,提高商品的产业区声誉,提高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四是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软硬环境。形成与国际化相接轨的政策、体制、观念,加强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工作,如建立直通式的海关监管点,以及公共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环境。五是要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第一要务。
7.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集群区域具有明显的品牌,产业集群内企业会因为这种效应的存在而大大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也有利于集群区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管理上,一是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做好对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认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政府应作为产业集聚的总代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外部对集群的了解,这也是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社会科学,2003,(8).
[2]胡振鹏,童亮.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在中部崛起的启示[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9).
[3]毛传新.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理论构想[j].当代财经,2009,(6).
[4]黄丽华,熊利民.**产业集群研究[j].价格月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