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王镇长代表镇党委、镇政府所作的报告,是党委政府反复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形成的报告,是全镇2009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邓广存同志宣读并传达了关于在我镇实施“一建两带三创”活动的意见,郭庆利同志宣读并传达了我镇关于各村的考核方案。李富渠同志传达了我们此次璜泾之行的考察报告以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对2009年的先进村、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几位支书、主任,厂长经理、镇直部门代表也作了振奋人心的表态发言。此次璜泾之行,我相信各位支书、主任应该有很大的感触与震惊。下面,我想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重点讲一下“思想解放”的问题。
一、破除封建小农保守意识的束缚,树立现代开放式的工商业思想
英、美、德、日、俄等强国的发展史,就是工业高速发展史。1890年到1900年间,德国工业平均增长率为61%,1895年时,德国从事工业的人口已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7%。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就提出振兴国家的三大国策——“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现了强国梦的目标。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一战”结束,英国一直是“世界工厂”。这些强国的发展,都是以工业为主导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以温州人为主的“新浙商”是首当其冲的代表。在温州有“三个二百万”之说,近200万城市人口,近200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经商,近200万外来人口在温州务工。在浙江16人中就有1老板,温州4人中就有1老板。“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温州人最显著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四个敢于”上:一是敢于创新。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克服中国人“从众、跟大流”的毛病,使温州人赢得了先发性优势;二是敢于放手。温州人始终敢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只要有钱赚,什么都不丑,什么都能干;三是敢于失败。永不言败是温州人的禀性之一,这种禀性渗透到了民营企业家的骨子里,使民营企业家能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风险与利益共存,风险越大利益就越丰厚;四是敢于走自己的路。只要是认定了的路,面对非议、责难、猜疑,始终不争论、不动摇、不停步。正是这“四个敢于”,才有温州人在中国的今天,才有了温州人在世界的今天。中国500强企业——温州的正泰集团,就是从1.5万元起家,至今已经占据中国低压电器行业30%以上的份额。
我镇人多地少,亩均收益不足200元,人均土地0.6亩,即人均农业收益不足120元。没有工业支撑,我们的三产、商业、城镇建设是无本之源。所以说,要富就要发展工业,种地、打工只能活命,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富,更不能长久富。工业化是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绕不过的卡。在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就是要敢于把封建的保守意识丢掉,树立一种开放式现代化的工商业思想。这也就是温州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国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二、破除怕失败的束缚,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
这次我们组织部分支书、主任们到江苏璜泾、昆山等地考察学习,又说明了工业化是富民强镇的必由之路。长垣、巩义、水冶、姚村、陵阳、下园等地,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再次说明无工不富这个道理。
原康与璜泾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