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食品案件移送机制和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预防并科学处置食品质量问题。农村食品群众监督网建设,要有效整合现有监督资源,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基层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加快建立农村食品群众监督
网络建设,努力健全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覆盖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通过推行农村食品“三网”建设,逐步构建起体系完善、运转协调、科学有效的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使用食品药品质次、价高、不方便的问题。
(四)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以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标准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信用征集制度、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和部门监管档案。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树立信誉、保障安全”的原则,选择一批基础好、群众认可的肉制品店、副食品店、超市、药店等进行改造提升。既要制定标准,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又要改造门面,提升档次,培植一批诚信度高、经营规范、群众信得过的守信典型,并建档立卡,授牌经营,带动全县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上水平。同时,要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积极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促进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和队伍素质建设。
关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按照鲁政发[2001]61号文件的要求多次作出部署安排,率先在全市为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解决了办公场所,今年又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为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重视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不断提高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维护正常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我县食品药品产业的信誉,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打假工作中,要广泛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非凡要调动名牌产品企业打假的积极性,配合执法部门抓好打假工作。另一方面,要围绕加快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建设食品药品强县的目标,按照“监督有威、帮扶有为、促进有效”的思路,着力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市场经济主体上下功夫。按照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机关的要求,真正做到有情监管、真情帮促,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只要是有利于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的,就要大力支持、热心服务,有利于拉动我县食品医药经济增长的,就可以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决不能默守陈规、因循守旧。要经常查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阻碍企业壮大的行政行为,该纠正的纠正,该废除的废除。要坚持“抓大带小、抓点促面、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产业群帮扶力度,帮助其争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推动产业群健康有序发展。
四、狠抓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多部门、多行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县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团结协作,广泛发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真正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各乡镇要真正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工作责任、保障措施、督促检查三落实。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按照“谁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