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对于“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根本目标,转变监治理念,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努力构筑“政府依法治理、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共同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药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我县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一)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部位和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的专项整治。要重点加大区域性食品(农产品)产业群的整治规范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要继续抓好肉类、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要把节日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乡农贸市场、医院周边、学校四周和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作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净化食品安全环境;要加大对食品专业乡、专业村、食品一条街和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要组织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通、使用环节以及药品、保健品广告的专项整治,确保用药安全。
(二)大力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抓好食品污染源头的治理。不断加强农产品及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积极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效治理源头污染。二是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继续抓好重点食品产业区域整治和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长期存在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区域的监管,强化巡查、回访和年审,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对小企业、小作坊实行重点监管,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果断取缔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窝点。三是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实施“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食品安全环境。进一步强化食品经营企业的整顿治理,果断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和上市销售食品安全市场责任制,确保流通环节安全。要加强生猪屠宰治理,果断遏制注水肉、病害肉上市,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四是抓好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治理制度,加大小餐馆、小门店的检查和日常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和餐饮业的监管,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要进一步抓好药品分类治理、特药监管、药品经营企业g认证跟踪检查及后续监管,强化对医疗机构药品购进治理和使用行为的监管,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药房实行规范化治理,推动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
(三)切实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认真总结推广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给网络建设的经验,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农村食品“三网”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监管乏力、监管空白等问题。食品现代流通网建设,要认真学习借鉴莒南县“十百千”工程经验,以实施“镇镇连锁超市”、“村村放心店”为重点,加快改造和规范农村食品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引导和鼓励诚信度高的食品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建设食品质量有保障、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络。食品监管责任网建设,要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