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从提高民生安全保障水平的要求来理解和认识建设“质量强市”工作
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是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药品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质量安全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质量问题不是非常乐观。工业产品在省、*市级定期(专项)监督检验中,合格率排名一直处在*地区中等位置;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去年,还发生一起食用药酒致人死亡事件。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形成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各个企业都必须把做好质量工作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切实加强对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更高层次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三)要从共建共享“富裕阳光之城”这个战略目标和城市品牌的打造上理解建设“质量强市”的重要意义
“质量强市”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和中心工作来开展,一定要从提高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来开展。要通过提高质量水平来增加产出效益;要以打造“世纪精品、传世之作”为要求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为基础来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软环境的整治来打造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共建共享“富裕阳光之城”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明确目标,推进“质量强市”的工作落实
为全面推进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实施“质量强市”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质量强市”建设主要目标是: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跨入全省领先地位;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再上台阶,创出一批区域品牌,打造更多国家级强势品牌,品牌企业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引导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成员单位;质量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在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工业功能区建立一批技术检测研发机构;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创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8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点。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提高全市整体的质量水平,用质量工作推动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分层施策、统筹把握,切实抓好“质量强市”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健全体系,夯实基础
在推进质量工作中,产品质量是根本,而产品质量中标准化建设、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强化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都离不开标准的基础作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产品质量的好坏、档次的高低就无法衡量。标准化建设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市的造纸行业因为没有参与制定白板纸的国家标准,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因此,要鼓励各行业注重标准化工作,加强标准建设,并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要引导和帮助企业积极争取更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落户*,争夺标准话语权;积极将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产品标准,加快与国际制造业接轨。引导我市的块状产业建立联盟标准,推动产业整合与规范发展。
二是强化企业质量管理。继续大力开展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