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事宜,协助民政部门组织运输,保证运送捐助物资的车辆通行。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期间,对于运输捐赠衣物的车辆,应持有加盖交通主管部门印章的车证,公路沿线各收费站要让其行驶“绿色通道”专用通道,确保运送捐赠衣物的车辆优先、快速通行,免收其车辆通行费。
四、认真做好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这次捐助活动的目的就是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各乡镇、各部门要搞好这次捐助活动,切实做好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求助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遭受风雹、病虫、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全县因灾倒塌房屋648间,损坏房屋721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391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0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780.83万元。县委、县政府对抗灾救灾工作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县委王书记和陈县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临灾区,指挥救灾救济工作。受灾乡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救灾工作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反应迅速,决策果断。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了抗灾救灾工作。特别是乡镇民政部门始终战斗在抗灾救灾第一线,加强部门协调,提供决策建议,在抢救转移安置被困群众、查灾报灾、发放救灾款物、安排灾民生活、灾民倒房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
从全县范围看,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白彦、魏庄,卞桥,温水、柏林等乡镇,有的乡镇近年来连续受灾,灾区群众自救能力差,今冬明春灾民的生活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统计,冬令期间,全县需口粮救济人口达31680人,需棉衣被救济人口12000人。目前已进入冬季,全县救灾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冬令期间的群众生活安排。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是摆在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面前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组织好这次集中捐助活动,多募集一些款物,对于帮助灾区、贫困地区群众搞好恢复重建,解决过冬衣被等问题,做好冬令期间的灾民生活救助,保证困难群众顺利过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把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的吃饭、穿衣、住房和过冬保暖等困难作为工作的中心。要采取自救、互帮、救助等方面的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活问题。在解决受灾群众的口粮问题的同时,要重点解决那些既缺钱又缺粮的特困户,保障困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在解决困难群众过冬衣被短缺问题时,要重点保障老、弱、并残等特殊困难群众的需要,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有御寒衣被;在解决受灾群众过冬房屋问题时,要在11月中旬前完成恢复重建灾民住房的任务,保障受灾群众有安全过冬住所。为此,要具体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要细化完善灾民救助方案。各乡镇及民政部门要按照救灾工作规程的要求,抓紧摸清需救助困难群众的底数,制定细致的救助方案,做到责任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资金和物资到位。要组织干部深入灾区、深入基层、深入受灾群众家中,逐村逐户核实灾情,掌握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根据不同情况,细化和完善灾民救助方案,确保救助工作及时到位。二是要加大投入,确保灾民生活救助和恢复重建的实际资金需求。县里要积极争取盛市财政对我县灾民救助工作的资金支持,同时各乡镇也要足额落实救助资金。各乡镇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要求,不等不靠,切实加大本级用于冬令期间灾民生活救助的财政资金投入,保证救灾工作的需要。三是要认真做好因灾倒塌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房进度,切实保障倒房灾民安全过冬。
同志们,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加快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