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捐助,起好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二、深入发动,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好捐助活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方针,连续三年集中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实施了“朝阳助学”、“爱心助残”、“情暖万家”等救助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拓宽募捐渠道,提高救助能力,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根据盛市的统一安排,县委、县政府确定这次捐助活动11月初开始组织实施,11月22日前完成捐助资金和棉衣被的接收工作,11月底前完成资金分配和衣被运输、发放工作。这次会后,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进行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把这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迅速掀起捐助热潮。这次捐助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自愿和量力而行,原则上以捐款为主,也可以捐赠棉衣、棉被、毛衣、毛裤、羽绒服、棉大衣等,所捐赠衣被要干净整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最好是8成新以上的。这次捐助活动,实行政府倡导、民政主管、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对此,县里确定设立县捐助款物接收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民政部门要切实负责好捐助活动的组织协调,并做好捐助款物的收集、整理、发放和公示工作,及时通报、公布捐助活动开展情况,做到捐助活动公开、透明。各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盛市属驻平单位要认真搞好捐助活动的组织工作,所捐助的款物要及时整理,做好登记造册,按照程序以系统或主管部门为单位,汇总后送县民政局。民政局要切实搞好捐赠款物的变现和调剂工作。中央、省属驻平单位接收的捐助款物直接送交县民政局。各乡镇也要设立捐助款物接收管理工作站。乡镇民政部门要搞好乡镇捐助的款物的接收工作,捐款资金由乡镇财政设立专户管理,所捐棉衣、棉被由乡镇民政部门登记造册,妥善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原则上各乡
镇所捐款物用于本乡镇的困难群众和灾民救助。发放捐赠款物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切实做到急群众所急,并张榜公布,公开发放,不得挪用、乱用所捐赠款物。为切实搞好捐助款物的接收管理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捐助款物接收管理中心、工作站、工作点的基本建设,使其具备基本的仓储条件,符合防火、防水、防毒、防盗等要求,并配置必要的清洗、消毒、消防、运输等设备,以保证捐助物品的安全。同时要在各接收站点的显要位置悬挂牌匾,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其名称、地址、电话等,方便群众随时捐助。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捐助活动圆满完成
这次捐助活动从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到运输保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通力配合,密切协作,确保捐助活动圆满完成。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捐赠款物的管理。各级宣传部门负责社会捐助活动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灾区及贫困地区群众的关怀,宣传党政军机关和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的感人事迹,营造人人关心困难群众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捐助活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驻平部队和盛市直属单位所捐助的款物,一律送交县民政局捐助接收办公室。根据工作的需要,有条件的部队可组织人力和车辆,支援驻地完成捐赠衣被的装卸任务。交通部门负责捐助衣物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