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要探索入股分红等新的联接机制,调动渔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企互利双赢。
4扶持实体。主体是渔农,核心是效益。就我市水产业现状来看,基本上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为主,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要解脱这种主动局面,必需从提高组织化程度入手,鼓励和引导渔农联合起来,组建专业合作社等市场实体,行使市场话语权,保证广大渔农的合法利益。组建水产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技术培训。以合作社为载体,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将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到位。经常性召集渔农开展技术交流,提高养殖身手。二是资金筹集。水产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局部渔农生产资金缺乏,合作社要与农村金融机构加强沟通,采取抵押担保等形式,切实解决渔农贷款难的问题。三是规范生产。一方面,合作社可以统一推销投入品,确保投入品质量,降低生产本钱。另一方面,要求社员在生产过程中互相监督,严格遵守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四是市场开拓。水产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利用法人身份,代表社员走向市场、开拓市场,主动与大市场、大公司、大企业合作,采取订单生产、产销直供、配送经营等形式,疏通销售渠道,解除渔民后顾之忧。
5搞活流通。要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为手段,大力创建精品名牌,用品牌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用品牌来搞活流通、引导生产、带动增收。一是深入推进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一体化,确保水产品优质、平安、放心。二是加强检政、检企合作,大力创建农产品入口备案基地,年内新增3个。三是抓紧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定,抢占水产品市场先机,争取水产业发展主动。
6创新模式。创新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立体养殖、配套养殖,促进循环利用,提高渔业效益。重点推广虾稻连作、虾莲(藕)共生、虾蟹共育、鱼莲共生、鱼鳖套养、稻田养殖泥鳅、鱼猪配套、鱼鸭配套等八大优化模式,发展虾稻连作25万亩、虾莲(藕)共生5万亩、虾蟹共育5万亩、鱼莲共生5万亩、鱼鳖套养3万亩、稻田养殖泥鳅2万亩、鱼猪配套10万亩、鱼鸭配套10万亩。
三、加强领导。保证水产健康养殖工作顺利推进
实现水产业新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任务十分艰巨,工作十分繁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强配合,精心谋划,精心组织,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水产业位列我市三大特色农业之首。要配备得力的领导和专班具体抓。要将水产健康养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考核范畴,细化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考核方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和水产科技攻关。
2加强部门配合。农业、水产部门要落实“以钱养事”强化公益性服务。增加贷款投放。国检部门要继续支持入口备案基地创立,发展外向型渔业。工商部门要落实优惠政策,支持渔农注册商标和组建水产专业合作社。水利部门要根据水产生产需要,科学调度水源。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查污禁污。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净化农资市场。财政、林业、气象、科技、商务等部门也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水产健康养殖。
3加强检查督办。市委农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不时总结新经验、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农业、水产部门要深入实际,树立正面典型,查处反面典型。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要跟踪报道,加强宣传、加强监督。要及时掌握各地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年底进行综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