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划先行抓规模。水产大镇、水产专业村要高起点、大手笔地制定水产业发展规划,把面积、品种、苗种、农户落到实处。二是配套建设抓规模。水产基地建到哪里,水、电、路、渠、林、闸”等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三是调整结构抓规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水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高标准创建名特水产板块基地。四是查漏补缺抓规模。一方面,依照填空、接线、连片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水产基地开发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广大渔农疏挖改造老渔池,提高渔池产出能力。
2试点示范。兴办12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基地面积要占到水产面积的20%以上,基地内必需统一编号、建立台帐,必需做好生产记录、以备核查。二是抓好规范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主要水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向广大渔民普及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用水水质规范、渔药使用准则、渔用配合饲料使用要点等知识。要尽快建立水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强生产和流通环节抽检,确保水产品从渔池到餐桌全程平安。要落实自检制度,水产大镇和水产品加工企业都要配备自检员,把好水产品入口关。三是抓好水产苗种体系建设。坚持水产苗种繁育场点年检制度,实行持证生产经营。加快水产苗种改良步伐,重点支持黄鳝繁育技术攻关、斑点叉尾鮰原种引进等项目,兴建5个规范化名特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力争全市水产苗种生产能力达到60亿尾,其中名特水产苗种30亿尾,为推进健康养殖提供质优量足的苗种。四是抓好水产投入品监管。投入品监管要贯穿于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坚持苗种生产、饲料投喂、渔药使用、生产监测、市场流通等五项管理制度,达到统一苗种、统一消毒防病、统一饲料、统一用药、统一销售等“五统一”逐步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五是抓好水污染治理。对于工业和城镇这一块产生的污染,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力度也很大,去年一口气关闭了13家小造纸、小皮革、小化工。今年将继续坚持对“三小”企业高压严管势头,希望各地认真排查,有一家关一家。要理性招商,严防污染企业转移到市内。对于农业和农村这一块产生的污染,要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广泛开展“三清一绿”三改一建”和“三规一提”活动,有效治理生活垃圾、畜禽排泄物和农业废弃物污染。
3兴办龙头。而且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只能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市水产业发展不缺资源,缺的龙头,特别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今后,要坚持不懈地抓龙头、引龙头、壮大龙头。一是培植龙头。繁星满天不如一轮明月,要依照一业一龙头的目标,有意识地确定龙头,草鱼加工龙头就是外婆家公司,白鲢加工龙头就是山东赵斌公司,小龙虾加工龙头就是沔阳三蒸公司。其它品种也要采取筛选和引进等办法,发展中逐步形成龙头。鲜活水产品要把培植龙头的重点放在大型商业企业或外贸公司上,尤其是黄鳝,要尽快引进或组建一家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的入口创汇骨干企业。二是壮大龙头。对己经形成和正在培植的龙头企业,要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参股经营项目、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和市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扩大范围和规模,解决水产品加工龙头融资难问题;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联姻,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各地各部门都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看一眼,税收、用地政策上适当倾斜。三是联接龙头。对待龙头要树立开放意识,不论是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兴办或引进的只要建在就是共同的龙头,要备加珍惜、备加呵护,主动对接、主动配套。要以订单为纽带,形成紧密的农企联接关系。要重合同、守信用,渔民按无公害的规范生产,企业按优质优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