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领导同志在部署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时,特别强调,行业自查自纠和查办案件是两项重要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前后两个阶段,要同步进行,相互促进。要在自查自纠的同时,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尤其是工商等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为此,各地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省局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围绕七个重点领域、六个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要突出查处医药购销、中介机构、商品经销和服务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把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工作放在当前的首要位置。要集中主要执法力量,力争突破一批大要案件,力争查处一些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同时争取在相关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各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在当地治理领导小组的协调和支持下,主动介入和了解相关行业,尤其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医药购销、医疗服务、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旅游、教材(辅)发行等行业自查自纠的情况,对行业自查自纠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查处。此外,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作用,为案件查处提供帮助和支持。省局决定组织查处商业贿赂大要案件专项评比活动,对十大典型案例的办案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一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案源,有针对性地排查案件线索。各地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案源。尤其要注意从企业内部了解情况,积极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企业举报投诉,提高发现案件、查处案件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对举报投诉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以及市场监管和行业自查中发现的涉嫌商业贿赂问题,要及时组织力量抓紧排查,确定查处的重点目标和方向。各地所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和立案调查的案件,要及时上报省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治理办公室)。
二是要勇于排除阻力,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总结查办案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执法工作整体推进。各地对核实的案件线索,要抓紧立案进行查处,要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和破坏市场秩序的大要案件。已经查实的重大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适时予以曝光,增强对违法经营者的震慑力。对查办案件过程中碰到的阻力,办案单位的领导和具体办案人员要态度坚决,敢于碰硬,坚持一查到底,依法从严处理。对办案不积极、消极应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确保大要案件得到及时彻底的查处。同时各地要注意研究和掌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有效方法。省局将编发专题简报及时反映各地治理商业贿赂的执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好的措施和办法,促进执法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要严格办案责任制,强化大案联办协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各地要按照职责权限和分工,进一步明确办案责任制,一般性的商业贿赂案件,由辖区工商机关查处;凡涉案主体有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在立案后,要及时将涉案各主体方的相关情况报上级机关,上级机关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协查或者组织联合查处,参与的办案单位,必须切实树立整体和大局意识,认真负责地收集和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材料,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整体执法效能,提高办案效率。凡涉案金额巨大、案情复杂、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各地要及时逐级上报省局治理办公室,省局将选择一些重大案件作为督办案件,加大督办和指导协调力度,确保专项活动打出声威,取得实效。同时各地在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请示,上级机关要加强对办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帮助解决下级机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