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表现在共青团的干部是共产党的干部后备军,相当多的共青团干部被输送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岗位,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而,受政治任命影响非常大。县(区)级团委一般三年一届,受选举因素的影响,县(区)级团委领导的人事变动比较快,这在一定程序上给共青团工作的计划执行和工作连续性带来困难。
二、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县(区)级别共青团必须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能。但在确立变革的行动方案前,必须对组织、环境和形势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和进行战略规划,以便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顺应变革的趋势和力量,有效推进组织的变革。
(一)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组织的挑战主要来自自身存在的弱势和随形势变化不断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弱势比较明显。一是组织目标的模糊,正如在组织特点分析中指出,共青团多角色的定位,可以增加其组织的灵活性,但同时极易导致角色的模糊和带来组织目标的模糊。二是相对于其他组织,共青团组织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年轻,经历相对单薄,资历较浅,锻炼不够,对外协调工作取得工作支持相对困难,自身获取工作资源能力较弱。三是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流动比较快,带来工作计划执行的不稳定,一些业务性工作缺乏持续性。四是共青团组织部署工作和组织活动,容易出现政策制定、方案决策、执行职能、服务角色的重叠,效率不高,容易忙于活动和事务,宏观决策和战略管理能力比较弱。五是共青团组织过度依靠行政拨款,加上共青团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着明显地体制依赖,组织决策和选择受限于政治价值观念。
2、威胁正在增长。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当下青年团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趋向于多元化,共青团在如何满足青年的各种需求,为广大青年提供倍受欢迎且行之有效的服务项目成为了一大新的课题。同时社会的流动性急剧增强,特别是农村团员青年流向城市速度加快,许多农村基层团组织出现空壳现象,对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的设置如何进行应对措施不多。而一些迎合青年兴趣、受青年欢迎的社团发展较快,对共青团工作带来挑战。二是由于在相当长时间内在发展团员工作上对“团青比例指标”的偏好,未能正确处理团员发展工作上团员先进性和广泛性之间的矛盾,使许多对共青团缺乏全面认识、团员意识比较淡薄和缺乏的低龄团员大量出现,未能正确处理团员发展工作上团员先进性和广泛性之间的矛盾,使许多对共青团缺乏全面认识、团员意识比较淡薄和缺乏的低龄团员大量出现,加上后续教育管理措施跟不上,团内许多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如“三会一课”制度在某些团组织中形同虚设,共青团员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不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有下降的趋势。三是共青团组织的不断向官僚体系方向完善,行政化倾向明显,组织内纵向结构分层,拉开了共青团组织的亲和力,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动员号召能力下降。
(二)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机遇
1、优势依然突出。共青团最大优势在于其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联系,这使得共青团在中国现在的社会政治体系中,比其他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团体有着更加明显的政治优势,并能得到比较充裕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一个准政府机构,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容易受政府信任和社会的信任,完成政府青年事务,弥补政府在青年事务的缺失比其他社会组织更有优势。共青团覆盖面广,便于运用各方面力量,共青团的特殊地位也吸引许多优秀的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从事团的领导工作。
2、机会正处利好。从组织外部环境来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