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条件的乡镇100%建立大学生村官团组织、在市县两级100%建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工作。省委组织部已明确由团省委牵头成立省大学生村官联谊会;近期,团省委将着手进行筹备。
5、积极做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要按照分级培训、统筹推进的原则,着力抓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团省委重点对120名左右的市、县(市、区)大学生村官联谊会骨干进行培训。各省辖市团委要抓好对乡镇(街道)大学生村官团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各县(市、区)团委要做好辖区内全体大学生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团省委还将统一编发有关培训教材和团的工作实务手册,指导帮助各地开展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
6、大力扶持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组织开展青联委员、青商会会员与大学生村官联手创业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创业项目尽早付诸实施;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团省委将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团,帮助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成功创业;各市、县(市、区)团委以及省级机关,省部属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团组织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相关人士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团,定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创业指导,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各地要探索组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导师团”,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成才,把他们培养成为党政所需的后备人才。
7、加强对挂职锻炼团干部的管理考核。全省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顺利启动,扎实推进,进展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一些地方对挂职干部管理不严,有的挂职团干部处于“两不管”状态;少数挂职干部思想上有松懈现象,存在旁观者心态,未能真正融入挂职地的工作,挂职锻炼效果不明显,等等。各地要加强对挂职团干部的培养管理,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加强与挂职干部所在单位的联系,了解挂职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态度、现实表现等;定期派出考察组会同当地组织部门对挂职团干部进行考核,了解挂职团干部的履职情况。团省委将研究制定《全省挂职锻炼团干部管理办法》,规范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操作程序,加强对挂职干部的考核和管理。
8、努力推动团干部挂钩联系、团组织结对共建。关于挂钩联系、结对共建工作,从部署到现在将近有半年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部分结对共建单位之间进行了接触,但还没有实质性共建内容,少数甚至还没有开始接触;部分团的领导机关干部还没有去过联系点,有的去了但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各级团干部和共建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杜绝形式主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细、做深、做实。省(市)团委机关干部每季度至少要去联系点调研指导1次,了解基层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基层经验,加强工作指导。各团市委要加强对本市团干部挂钩联系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省级机关、省直单位以及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团组织要主动与县(市、区)团委对接,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共建项目,实现优势互补,达到互融共进。县(市、区)团委要加强与挂钩联系干部、结对共建单位的联系,共同研究制定合作方案,在共建合作中提升团的工作水平。团省委将继续抓好对此项工作的检查考核,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确保挂钩联系和结对共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志们,实施“青春燎原计划”、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共青团工作的重点之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