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的联系与合作,提供创业项目和致富信息,扶持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成功创业;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大赛”,鼓励大学生村官根据专业情况和当地产业发展规划,选准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许多地方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资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二、城乡统筹,团组织挂钩联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8月,团省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市级以上团委与县(市、区)团委挂钩联系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团组织中开展市级以上团委与县(市、区)团委挂钩联系工作,全省每一个县(市、区)团委有1名省(市)团委机关干部挂钩联系,同时有1家省部属高校团委和1个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团委与之结对共建。全省165名省(市)团委机关干部共建立联系点423个,129家省部属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团委分别与1—2个县(市、区)团委结对共建。
在挂钩联系过程中,省(市)团委机关干部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发掘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分析并进行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团的建设和工作。据统计,省(市)团委机关干部赴挂钩联系点指导工作553人次,帮助总结基层经验262条,确定帮扶项目176个,协调落实资金274万元。省级机关、省直单位、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团组织主动与县(市、区)团委对接,组织优秀人才、整合优质资源、发挥优势力量,为结对共建县(市、区)加强团的建设、推动团的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学习借鉴地方共青团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全面提升本单位团的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各共建市级团委赴结对县(市、区)共160多人次,确定帮扶项目51个,帮助基层协调落实资金62.8万元。
三、广泛协调,全省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扎实开展
去年9月,我省启动开展了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目前,我省第一批挂职锻炼团干部共有29名,其中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18名;团省委机关派出2名,省辖市团委派出24名,高校团委派出2名,县(市、区)团委派出1名;在乡镇党政岗位挂职11名,在县(市、区)党政岗位挂职9名,在机关综合部门挂职2名,在共青团系统挂职7名。从几次座谈会和实地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挂职锻炼干部都十分珍惜这一机会,很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岗位,融入当地工作;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符合实际,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团干部得到了培养锻炼。挂职干部在基层第一线摸爬滚打,全面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工作,在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中经受考验,在为群众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接受磨练,在与基层党政的沟通中学到了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方法,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
二是推动了团的工作。挂职干部除参与党政分工外,都把协助地方党政领导联系指导共青团工作、促进挂职地区和单位团工作的开展和活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挂职过程中,注重收集资料,潜心观察思考,认真总结基层团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基层团建困难和问题的办法;并利用协助分管共青团工作的优势,从党政角度给共青团提出指导性建议,争取有利于共青团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共青团的工作环境。
三是转变了工作作风。挂职干部通过向党政领导学习,通过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与青年的联系,增强了党性修养,锤炼了意志品格,逐步养成了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
四、狠抓落实,确保“青春燎原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