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的监督管理。界首市、太和县、阜南县政府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市国土资源局、市房产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等单位积极学习先进市经验,认真开展项目调研,面对面解决窗口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大幅度压缩已进项目审批时限。市质监局在全省首推组织机构代码现场打证。这些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由“被动”到“主动”,由“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
(五)实行了“全过程”监督,规范了审批行为。市、县行政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员和项目管理,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投诉受理中心,并通过设立意见箱、投诉电话、开通网上投诉等方式,对运行过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市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市监察局对市、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多次暗访,有关违纪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有效的监督管理增强了中心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具体来说,当前影响和制约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对窗口工作重视不够,窗口工作说得多、做得少,部署的多、落实的少,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窗口了解工作情况偏少,前方后方协调不够紧密。有些单位在窗口的工作人员存在临时观念,工作积极性不高。多数地方和窗口单位对首席代表制度落实不到位。这些都导致了县市之间、窗口单位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二是项目进驻不够到位。少数单位对项目进入态度不明确,积极性不高。虽然市委、市政府多次要求,凡全市清理后保留的审批项目,除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都要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但仍有极个别单位以种种借口再三推托,不愿进入;有的甚至还有意从中心撤出。
三是内部监管不够到位。个别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存在着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现象,方法不多,力度不够,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近两年的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均有少数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被暗访曝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形象。
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因素引起的,但究其根源,关键是部门利益在驱动,是衙门作风和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作祟,是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在作怪。对此各地和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全面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加快中心建设的步伐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廉政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治本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努力做到依法、规范、高效、便民。下一步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要抓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项目进驻力度。项目是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的核心,离开了项目,行政服务中心高效、便民的平台优势就无从发挥。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要求,凡面向企业、公众服务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前不久,宋卫平书记在视察市行政服务中心时着重强调,在项目进中心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更没有特殊的部门和单位。各地各部门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要认真贯彻宋卫平书记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项目调研,从高效、快捷、便民、利商的角度出发,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在项目进驻上把好关,不仅要讲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