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沼促茶 生态共享 全力推进茶乡沼气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闽中高山万亩生态茶乡”目标,充分发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优势,按照“生态驱动、政策推动、党员带动、典型引动、督查促动”的思路,以推广“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纽带,全面掀起沼气池建设工作热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以溪头村为典型的生态驱动模式、以美阳村为示范的“一享三共建”(共建茶园、共建家园、共建文明路、共享沼气成果)带动模式和以杨梅村为代表的沼气集中连片辐射模式。去年,全乡累计建成沼气池69口,获全县沼气池建设工作三等奖,今年计划建池100口,现已完成建设19口。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生态理念驱动
按照“以生态为本,以沼气为桥”理念指导沼气池建设,跳出“为建池而建池”的旧模式,依托大仙峰自然保护区、大鼓山等森林资源,在全乡开展“建池保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建池、生态建池、以气代薪,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森林资源,实现了“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理想效果,摆脱了过去烟熏火燎的传统习俗;大力推广“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把猪粪便作为沼气生成的原料,以沼液浇灌茶园,通过这一模式促进了养猪业发展,减少了养猪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节省了茶叶生产资料成本,提升了茶叶品质,形成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良性互动的模式。目前,通过美阳村“猪-沼-茶”生态模式示范点,辐射带动建设沼气池45口,新办养猪场3家,建设沼气池180立方米,浇灌茶园100多亩。把沼气池建设与“五清六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厕所入房、畜禽舍出房,人畜分离的目标。
二、政策扶持推动
为推动我乡沼气建设进程,调动村民建池热情,结合大田茶业发展核心区 “551”项目,出台了示范区高标准茶园建设、沼气池建设和养猪场建设等项目补助标准,并根据完成规模和进度给予不同资金的补助,在“551”项目示范区内,2009年12月31日前,每完成1口沼气池建设,除上级1400元补助外,乡里每口再补助500元;在示范区内新上单批生猪出栏500头或饲养母猪30头以上的,按照“猪-沼-茶”生态农业模式实施的,每个养猪场一次性补助1万元;启动青年农民创业贷款工程,鼓励茶农建设沼气池,目前已落实贷款34户共计117万元。把有关政策和精神宣传到村、宣传到户、宣传到人,引导农民算好“三笔账”(政策账、经济账、生态账),让群众“自来热”,真正让群众成为建池的主体,变“要我建池”为“我要建池”,迅速形成了全民建池的浓厚氛围。
三、党员模范带动
充分发挥村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通过发展“猪-沼-茶”模式建设沼气池。美阳村党支部书记郭文杰引导在广东打工致富的青年农民郭行达回乡创业,发展“猪-沼-茶”产业,养猪年出栏500头,建设40立方米沼气池,开发茶园80亩,带动了3户贫困户开发茶山50亩,建成沼气池5口;同时将剩余的沼气供给周围6户农民使用,实现了“一享三共建”的和谐邻里效果。去年,郭行达养猪纯收入15万元,使用沼液每亩节约化肥农药款500~600元,茶叶长势喜人,品质明显提升,发展“猪-沼-茶”产业模式已成为美阳村群众的共识。目前,全乡有这种带动模式26个,带动沼气池建设52口,形成“党员先建池,群众接着干”的党员引擎带动效应,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