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监督。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也都做出承诺,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这些都为加强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了机遇,营造了良好氛围。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十四大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共制定党风廉政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3400多个,其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颁布实施的有120多个,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新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又从实际出发,急用为先,正确权衡,合理取舍,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借鉴外国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在新形势下,加强制度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根本保证。推进反腐败三项工作,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都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体现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必须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又要注意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上的漏洞,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比如,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如果与推行领导人员年薪制等措施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总之,要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反腐败三项工作的成果,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要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双管齐下。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又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邓小平同志指出,
“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极少数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解决领导干部廉政方面的问题,不仅要加强教育,还必须总结规律,把教育同健全制度紧密结合。这些年来,我们对领导干部实行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警示谈话和廉政承诺、廉政情况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就是因为通过制度建设夯实了教育这个基础,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要坚持教育和管理、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既要将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道德规范纳入到反腐倡廉制度中来,依靠制度的强制力保障道德规范的实现,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构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发展民主的关键是民主制度建设。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内民主的程度。这些年来,我们实行了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市县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全委会票决制度,以及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重要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用制度保障党员充分行使党章规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并通过党内民主的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制度建设本身就是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