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处,绝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要加强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来抓。思想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决抵制和克服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加强思想教育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措施。
首先,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手中权力问题加强思想教育。以权谋私,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总是和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权力又往往和领导干部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在干部使用、钱物管理等敏感问题上都有一定的权力。如何用好这个权力对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紧紧围绕正确用权这个核心问题开展思想教育。一是教育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权力意味着信任。能够作为领导干部,大多都在各级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经过组织考察才得以任用。得到这种信任,要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以此为资本,做出与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二是教育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权力意味着责任。党和人民赋予各级领导干部一定的权力,同时也就让领导干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秉公用权,以权谋公而不能以权谋私。三是教育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权力意味着义务和奉献。权力和义务是辩证的统一。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干部的使命在于奉献,而且职务越高,权力越大,所尽的义务应该越多,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也应该越多。另外,任何权力都不是无限的,不能随心所欲滥用职权。
其次,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成为遵章守纪的模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广大党员干部必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起码要求。党员干部能不能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端正党风,廉洁自律,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说过:“人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自身廉洁才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发言权和主动权,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没有市场经济,中国就不不会有经济的繁荣;没有社会和谐,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完成的伟业,任重而道远。要完成这一事业,党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只有党风廉政建设搞好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威信才能得到提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党才能率领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