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部署,城市经济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继续突出新上项目建设,不断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集中精力开展园区建设,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目标是:全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6亿元,增长11.2%。
为实现以上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城市经济的紧迫感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新一轮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到来,地方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机遇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这一大好机遇,不仅体现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城市经济上,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对我们而言,在省、市工业强省、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在各地竞相发展地方工业、产业层面接近的状况下,谁抢占先机,谁就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竞争的主动权,否则就只有被动落后。民乐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在农业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想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大力促进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以工业带动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否则,单靠农业大比拼,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小康目标,完成不了城市化任务。因此,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是强县富民的重大举措,是对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是应对入世、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形势所迫。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对县情、政策和项目的研究,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才能夺取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立足优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4321”项目工程的实施
今年以来,在前几年地方和企业共同摸索、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项目建设的“4321”工程,即四个10万吨:10万吨铬盐、10万吨饲草加工、10万吨造纸、10万吨碳酸钡;三个5万吨:5万吨马铃薯淀粉、5万吨麦芽、5万吨高烹油;二个1万吨:1万吨浓缩果汁、1万吨方便食品;一个3万吨:3万吨中药材。这一项目建设的思路,一是体现了我县企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二是体现了我县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三是体现了城乡经济联动发展的产业化理念,既符合我县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蕴含了县委、县政府富民强县的拳拳之心。抓好这一批龙头项目,既能推进城市经济上台阶,又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要上下一心,紧紧围绕“4321工程”开展项目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完成以上10个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化工和食品加工两大工业支柱。今年,要首先抓好国翔公司5万吨麦芽生产线、林河公司2500吨苹果梨浓缩汁生产线、永正公司3万吨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富源化工公司3万吨碳酸钡生产线等4个重点项目和化工厂3000吨氧化铬绿生产线、富源化工公司1500吨氧化铬黑生产线、荣昌糖酒公司2万头牲畜屠宰线等4个一般项目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同时,要不断挖掘区域优势,全方位开展新项目、新产品的考察、论证和储备工作,切实做到建成一批、储备一批。
各乡镇要立足实际,提出发展乡镇工业的思路和建设项目,并积极创造条件,分层次分年度抓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