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廉洁从政。要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总结推介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掀起学赶先进的热潮。通过多层次的警示教育,使干部吸取教训,防微杜渐。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要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
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抓紧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各项制度;完善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完善有关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政务公开等制度;完善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关于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要求,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定和制度。同时,要注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统一性。既要针对突出问题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定新的规范,又要注重规范与规范之间前后贯通、相互承接、保持一致;既要注重制度创新,又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既要加强实体制度建设,又要加强程序制度建设;既要有执行和落实制度的要求,又要有惩处违反制度、破坏制度行为的措施,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三)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形成有效防范腐败的机制
要按照权力制约的特点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干部选拔任用、司法活动、行政审批、财政资金使用、资产经营管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等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深化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着力解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上岗”、“带病提职”的问题;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预防和治理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重点,创新审批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有效防止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腐败行为的发生;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消费制度改革,遏制相关领域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减少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中的腐败。
(五)要坚决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加大组织处理力度;二是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是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当前,要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