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反思、自省、自警。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土地交易程序,加强干部作风教育,在依法供地、依法管地上履好职,树好形象。特别是对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要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公开、公正、公平,对重大项目的立项、运作一定要经班子领导集体决策,逐级上报审批,公开招、拍、挂,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个人说了算。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小区违法供地现象只是个别现象,我们国土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这种个别现象抹杀我们的成绩,打击我们的士气,动摇我们执法的意志,只要我们行得端,坐得正,就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国土部门要对干部职工正面宣传,各级各部门也要正面宣传,不能听信谣言,以讹(è)传讹,对社会议论要正确解释,不能参与非议。
(三)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上下功夫。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建立健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市场稽查执法机构,完善市场监管的执法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对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转包和违法分包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典型案例,要依法予以重惩,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实施《**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关重要事项的决定》和《**县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推进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全面开展“三个清理”工作。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们在流二桥片区试点的“三个清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理清了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出让中的各种问题,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初步解决。今后几个月,要继续在城区内开展“三个清理”,重点清理建设工程税费缴纳、证照办理、执行法律法规方面的情况,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项工作面宽量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协调配合。三是继续实施建筑业信用管理制度。去年,建设局制订了建筑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要继续重点强化信用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质量安全情况等全部纳入信用记录档案,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经查实处理后,进行不良行为记录,作为企业投标、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使市场各方主体能够及时了解施工企业的信用状况,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让失信者失去市场。四是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要本着“事前预控、事中跟踪、事后服务”的原则,夯实质量基础。要着力抓好建筑企业内部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评价指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三大体系”建设,认真执行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工程保险“三项制度”,大力开展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三个专项”整治。工程监理单位、质检站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市政工程,凡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可以采取扣减监理费和撤换监理单位的方法进行处罚,质检站执法不严的,坚决处罚责任人。积极探索工程安全监管方式的改革,把工作重心从施工现场安全抽检,转移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保证体系上。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综合验收和竣工备案制管理,查处房屋未经验收就投入使用的行为。积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工地”活动,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上台阶。
(四)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树立法制观念,使经营城市的各项政策与现行法律、法规相适应。加强城市资产经营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审计,从严核算城市资产经营成本和收益,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减免各项城建和土地税费,不得挤占挪用城市资产经营收益。严格执行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各方监督、择优选择的招投标氛围。严格执行市政工程款财政直接支付办法,按照施工合同和工程进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