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线培训等方式,加强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的培训,尽快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手段的农村信息管理服务人员和农村信息员队伍,从而提高农村信息员采集、分析、整理、发布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联合其他涉农部门的力量,依靠村组干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构建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体系。
四、明确目标,扎实抓好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各项基础性工作
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是:以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为基础,以2009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全面完成全县各级“数字乡村”网站、网页基础信息更新及乡村视频制作,健立建全网站管理办法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及时做好乡村基础信息更新工作
一是要更新数据报表。为保持数据的相对稳定和便于数据对比,对基础性的常规指标,如地理状况、海拔、年降水量、国土面积等指标不作更新,仅对变量指标,如人口、收入、农田水利及耕地面积变化等情况进行更新,并新增农户建房等指标;二是图片信息要突出远景和整体效果,反映整个村庄全貌,对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新情况,要按有关要求拍摄进行整改完善,有重大变化的要及时拍摄报送。
(二)努力完成乡村视频信息的制作
一是要将重点放在乡村基木情况、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乡风民俗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等;二是要按照有关的视频模式、标准和要求全面开展视频制作工作,并通过利用语音合成等方式进行录制,以降低制作成本;三是要努力扩大视频规模。要保证视频制作到乡镇和行政村一级,有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典型自然村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关注的重点村也要进行视频制作,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完成所有自然村的视频制作。
(三)及时发布“三农”信息
一是要突出信息发布重点。把面向各级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支持和为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的信息服务作为信息发布的重点,突出时效性、趋势性和突发性,在“数字乡村”网站上及时发布乡村基木信息,以及涉及“三农”的重大政策、政务、技术、市场、统计等信息;二是要严格信息的审核把关。从信息的采集
(四)努力拓展网站的功能作用
一是要做好各部门“数字乡村”子网的开发和建设,通过与“数字乡村”各级网站的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要依托“数字乡村”网络平台重点开发和建设乡村视频数据、“三农”政策法规、农业技术、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数据库和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等调查统计和管理系统;三是要完善网站的地图导航功能。以方便信息搜索,逐步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接;四是要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建设,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搞好信息服务。
(五)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