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
——在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xxx
(2009年8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砚山县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09年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砚山县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砚山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自2009年9月初全面铺开以来,在中共砚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财政、发改等2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砚山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召开砚山县2009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县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通过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共投入“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资金63万元,共采集照片90910张,编辑文字1093份,采集数据报表1093份;召开“数字乡村”工作会议27场(次),参会人员1273人(次),开展培训19次,培训业务人员863人;同时,全县共配置计算机51台(其中:调剂使用37台,新购置14台);配置数码相机35台(其中调剂使用25台、新购置10台);配置打印机、复印机16台(其中调剂使用10台、新购置6台);配置数码摄像机6台,圆满完成了2009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建成起覆盖全县11个乡(镇)、100个村委会(社区)、1014个自然村的“数字乡村”网页制作及县、乡两级的硬件配套设施,实现了全县所有村委会和自然村的基本概况、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村务公开、基层党团组织等情况以文字、表格、图片和视频等方式通过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公开发布,全面提升了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己经成为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县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砚山”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生产要素和管理决策要素的今天,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我县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总体上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粗放经营、弱质低效的局面。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及管理控制,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带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同时,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也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我县1000多个自然村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有快有慢,群众生活贫富悬殊,特别是那些边远、贫困、偏僻、分散的村庄,村民的生活,村内必备的基础设施,各地存在较大差异,更容易形成各级领导特别是决策层领导看不到、走不到、想不到、顾不到、管不到的“死角”和被遗忘的角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