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正当全国上下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潮之际,我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各项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交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2009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的交通运输工作,深入分析交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09年的工作,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新跨越。稍后,游伟同志还要就系统内的工作作全面具体的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历经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巩固边防时期(*—*年)。主要修建了昆洛、*公路。第二阶段是全民大办交通运输时期(*—*年)。依靠国家、地方、集体和群众的力量掀起了大规模建设公路的高潮。第三阶段是“以工代赈”筑路时期(*—*年)。实行“以工代赈”政策,坚持“地县自筹、省级补助、各方集资、群众投劳”的原则,掀起了以建设*公路为代表的公路建设新高潮。第四阶段是大干快上时期(1990—20*年)。主要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昆曼大通道、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等历史机遇,重点推动昆洛公路改造、通县油路建设及县际油路建设,启动了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第五阶段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转型时期(20*—2009年)。实施了“健全路网,优化路网,路网等级全面升级”的发展战略。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发展,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道、省道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骨架初具雏形,实现了省市公路高等级化、县际公路沥青化、县乡公路通畅化、乡村公路通达化。特别是自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认真分析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进行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调整。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昆曼大通道、中央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建设“公路四网”等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顺势而谋,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将公路建设从过去追求数量转向提高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实现交通运输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全市交通运输呈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公路建设日新月异,亮点频现,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交通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三年来共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46.36亿元,尤其是20*年更为显著,创造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历史新高,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相当于“九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第一,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思小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一、二期工程,景永二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磨思高速公路、澜惠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期工程,s218线(省道*38线)*段三级公路一期工程等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思江一、二级公路,景宁二级公路,永临(*至*)二级公路,澜临(*至*班*)二级公路进入开工前期准备阶段,均将在今年内全面开工建设。第二,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全市通畅通达工程、农村客货运站、“两山”经济带公路建设、“绿三角”旅游公路*惠民—芒景村195公里路基改造、江城三号界碑和七号界碑路基路面改造、*三级油路改造、宁洱“6·3”地震恢复重建项目新平至头塘环线公路油路建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