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四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职能转型。
1、抓牢队伍建设的“根本点”。一是抓班子建设。*分局现有干部职工15人。其中,班子成员3人。班子建设是整个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始终把加强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龙头和基础常抓不懈,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做给大家看,以身作则带着大家干,班子成员已成为“六知六会”的榜样。二是抓制度建设。我们结合*分局的人员和辖区的具体情况,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评方法等,进行了细化、量化,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绩效考核。并结合新时期的法律法规、工作特点、工作任务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规范和完善,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管理人、规范人。
2、把握教育培训的“着力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各类教育培训之中,用科学发展观来教育人、启发人、鼓舞人,不断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通过查找行政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办案程序不规范、法律法规不熟悉、案件类型单一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3、找准转变作风的“切入点”。我们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摆现象说问题,从迟到早退抓起,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表扬先进,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后进,多帮助多促进,扬正气鼓士气。
4、选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将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执法办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一月一法一考试和以案说法等活动,逼着大家学、引导大家学、开导大家学。要求大家在执法办案和服务发展工作中,每人每月解决1—2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得实惠的具体事。今年以来,共有130多件具体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分局有30条工作信息被省市区媒体采用。
二、全面履行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区域特色。
我们*分局管辖*、新街两镇,辖区总人口11.5万人,版图面积263平方公里,大棚蔬菜、水产畜禽养殖、食用菌生产销售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因此,我们围绕当地的优势,在“双百活动”中,把工商职能用足用活,充分做好特色文章。
1、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全民创业。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辖区内共有工商企业143家。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户,累计发展22户,注册资金累计达到4200万元,拥有成员683人;二是大力发展个体户。今年新发展个体户204户,累计发展1087户。
2、发展注册商标,推进品牌战略。人靠衣裳马靠鞍,*的蔬菜靠“沙湾”,这是*菜农口头禅。我们结合本地农产品特色,在“商标富农”上大做文章。一是引导发展。利用本地通过商标品牌占领市场、发家致富的典型,培育农民和个体私营企业主的商标意识。二是实行商标工作联络员制度。对生产经营者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期上门服务,为他们申请注册商标搞好设计、查询、填表申报等代理工作。全年新发展注册商标6件,累计发展13件。
3、运用合同帮农,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指导农户签订《土地转租合同》630份,不仅流转利用了闲置和半闲置的土地2000多亩,而且转租农户每年还可获得每亩400-700元的租金,可谓一举多得,皆大欢喜。二是办理动产物抵押登记7起,为企业融资500多万元,救活了7家公司。三是帮助200户农民发展蔬菜、水果等订单农业240份,订单合同标的1600万元,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
4、实施经纪活农,搞活产品流通。为把农村经纪人培育成为农村合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