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实际上,很多没有挂牌的企业、单位安全生产隐患也十分严重。在7月份进行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专项检查中,甚至发现了2家生产经营单位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生产危化产品。三是范围广。安全隐患不仅在重点火灾防范单位、工矿商贸企业、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存在,实际上在城市防洪、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其他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最近,“韦帕”、“罗莎”两次台风期间暴露出的城市泄洪不畅问题,由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牵头开展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发现的一些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为此,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运用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治。现在我们抓经济工作要跳出经济抓经济,欠薪、安全都是一个发展环境的问题,接下去我们政府职能转变更多地要转到抓公共安全上、抓要素供给上、抓劳动用工行为的规范上。
二、安全事故错综复杂,重在夯实基础
引发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是在诸多方面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预防安全事故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各项基础工作,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增加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消防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以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城市防洪、劳资纠纷等领域的问题,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都是由于基础工作还不是很扎实。下一步,我们除了抓好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以外,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具体要做到“三个到位”、“三个到底”、“三个到家”:
“三个到位”:一是责任落实到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来自于干部的责任心。要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落实“两个负责制”。“两个主体”,就是企业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两个负责制”,就是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政府而言,要做到守土有责,各级行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职”,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于实践,落实于行动,落实于具体工作。经常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举措,抓紧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企业而言,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心系职工安危,严守安全规程,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安全政策和规定,扎扎实实做好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只有建好制度,安全才有长效的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制度来严格行业的准入,用制度来确保设施的投入,用制度来强化员工的培训,用制度来严格动态的监督,用制度来落实严厉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防范转变。
另外,行业协会除了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以外,还要服务好企业安全生产这项大事,帮助制订对行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是培训教育到位。要继续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对于直接从事安全生产的市、镇(街道)两级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要重点加以培训、教育和辅导。要进一步督促企业抓好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加强对新职工和外来职工的安全技能、基本救护知识培训。接下来,安监等有关部门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培训,培训要有实效,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行业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