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超过3个月的出口合同,因此升值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冲击出口贸易,挤压企业出口利润,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全市的外贸出口。并且,相对其他地市,由于我市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很多都是以低价竞争方式赢得市场,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市带来的冲击更大。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反映出口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汇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汇率风险,造成企业接单困难、生产设备闲置。在当前尚缺乏有效规避手段的情况下,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还直接抬高了出口规模增长。1—6月全市出口增长28.49%,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后,用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出口额仅增长17.48%。
二是外贸政策调整滞后效应开始显现。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缓解贸易顺差,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去年国家相继多次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如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出口退税政策再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等,由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有个滞后影响,因此从20*年度出口情况看,政策调整尚未对我市出口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今年已开始显现。首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使我市不少企业的预期收益随着退税率的降低而相应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难以消化出口产品生产成本的困境,尤其对于一些生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主要通过低价竞争方式争取出口的企业,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抑制顺差增长、限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同时,对我市大宗商品,特别是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方面造成全市出口规模增长势头减缓,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出口效益下降,企业出口积极性降低。20*年7月1日开始下调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政策调整对我市影响极大,我市有80.8%的企业、61.74%的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涉及出口额万美元。其滞后效应在今年已经显现,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今年出口都不理想,1—6月,全市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出口下降61.71%。其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20*年国家相继3次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大幅调整,20*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已达1816个海关商品编码,我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牛皮革被列为禁止类目录,受此政策影响,该公司自营出口全面停止,进口也因此受到影响。
1—6月,全市加工贸易全面回落,进出口额1.24亿美元,下降22.53%,绝对额减少3600万美元。再次,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去年出台的新进出口关税政策,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出口关税,有80多项钢铁产品将被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受此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的钢坯及钢铁制品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浙江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钢坯,不仅退税取消,还加征出口关税,出口价格低于内销价格,以至从去年6月份起钢坯出口一直处于停顿状态。1—6月,全市钢铁及钢铁制品出口额838.86万美元,下降42.*%,绝对额减少609万美元。虽然,上述政策调整从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但在短时期内密集出台而且政策过渡期很短,将大大打击出口企业的信心。可以预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那些自身利润较薄、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经营产品单一的企业及“两高一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