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一旦依法通过,就要严格执行。即使是因形势变化,确实需要调整和变动的,也要按规定、按程序办事。各乡镇和村级班子换届后,更不能随意更改规划或不执行规划。
2、突出项目管理,进一步抓好重点村建设。要一如既往,加大支持,抓好重点村建设。从明年开始,要采取更精细的项目化管理方式,体现先进不吃亏,让工作积极性高、工作成效明显的村得到更大实惠,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在确定重点村上要实行淘汰制。综合考虑申报村的基础条件、班子战斗力、村民积极性和村集体经济等因素,在年底前确定明年重点建设村名单。原来的重点村中,部分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明显的村,明年不再考虑列入重点村。二是在确定建设项目上要实行申报制。重点村确定后,要排出一批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面最广、改变村庄面貌最大、也相对容易启动的建设项目,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报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末经审核同意的实施项目,不给予财政资金扶持。三是在确定扶持额度上要实行验收制。重点村完成建设项目后,向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验收。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建设项目的实施程序、完成内容、投资金额等进行考核验收,然后对程序规范、完成质量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以奖代补。具体的重点村项目管理办法,请市农办抓紧组织制定。对争创今年*市级、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建设村,要进一步加强督促,查漏补缺,加快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3、突出成片推进,进一步抓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
浙委[20*]28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在全省全面开展以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废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整治和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今后的村庄整治工作中,要以“五整治一提高”为主要内容,以乡镇为单位,每年都要确定2个乡镇,由点到线到面,成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快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扩面步伐。对绝大部分平原地区,要建立“村收村运、乡镇中转、市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少数离市填埋场特别远的乡镇,建立“村收村运、乡镇处理”的模式;部分偏远山区乡镇及平原乡镇中的偏远村,建立“就地分拣、就地处理”的模式。要研究中转站运行的长效办法,并健全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要因地制宜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要按照“一改(改户厕)、二拆(拆简陋厕所)、三建(建公厕)”的办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并结合有关项目,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净化系统建设。三是要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合理布局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尽快实现人畜分离、村场分离,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禽排泄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结合“沃土工程”,加强科学用肥,优化用肥结构,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四是要加强河沟池塘清淤和村庄绿化。使河沟池塘全面清淤,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明年要选择3-5个乡镇,围绕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河塘整治、马路市场整治等内容,开展乡镇集镇所在地整治试点工作。
4、突出规范经营,进一步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
省里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非常重视,省财政自20*-2010年专门设立了专项发展资金,对农家乐发展实行以奖代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利用好生态优势,借全省力抓农家乐发展的东风,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