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而且大大创新了“三农”工作机制,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部门资源整合,使全市走上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总结“十百”工程成绩,有四点经验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一是村庄整治要与夯实经济基础同步推进。二是抓点示范要与面上带动同步推进。三是自力更生要与资源整合同步推进。四是硬件建设要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民的主体作用还需再发挥。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一些乡镇、村的工作力度、宣传发动力度还不够大,还不能通过一些有效载体,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二是工程的建设进度还需再加快。我市实施“十百”工程总体态势良好,大多数地方积极性较高,但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表现为有的乡镇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而有的乡镇却无所事事;有的村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的村却坐失良机不进反退。有个别村从20*年开始就列入第一批重点村,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对这种村,在排定明年重点村名单时要重新考虑。三是规划的控制作用还需再加强。近几年,大多数村都按要求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重“编”轻“行”,相当一部分花费大量资金编制的村庄建设规划,成为挂在会议室墙上的摆设,有的束之高阁,农民依然在随意建房,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没有得到体现,长远控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四是部门的项目资源还需再整合。大多数部门,如交通局、林业局、农业局、招商局等部门在向上包装有关项目时,能预先和市“十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但仍有一些部门在包装有关项目时结合不紧,有的甚至把宝贵的项目资源投在规划中的搬迁村上。五是企业的支农作用还需再引导。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涌现了一大批“支农、助农、富农”的工商企业典型。但仍有一些企业认识不到位,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缺乏足够的热情,认为那是政府的事,农民的事,与已无关。少数参与结对的企业,不但没有给予任何支持,反而常发牢骚。六是资金的使用效益还需再提高。一些村在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项目时,程序不规范,没有经过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也不进行公开招投标,或者虽然进行了招投标,但因宣传不够,参与招投标的单位很少,造成工程造价严重偏高。
二、深入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今年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省里明确提出将工程的实施期限从原来的20*年延长到2010年,并使全省60%以上的村庄得到全面改造,任务变得更重。我们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更加深入地推进“十百”工程建设,确保到20*年保质保量完成58个示范村、282个整治村的建设任务。具体要突出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突出执行效力,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近年来,我市先后编制了江山市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江山市域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示范村整治村村庄建设规划等,可以说村庄整治的规划体系越来越健全、完善。下一步,要在完成示范村、整治村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已编制的各项规划的执行效力,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的长远控制作用。规划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规划水平,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确保各项规划真正可实施,并加强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和配套。要抓住当前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调整的有利时机,抓紧对我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纳入法治轨道,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无论是市域村庄布点规划还是村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