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经济带,合理规划特色产业,推进工业园区基地和物流中心建设,以及高速公路互通口经济发展。当前,各工业园区基地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内部路框建设,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和山海协作示范区的道路配套建设。下一步,交通等部门要尽早谋划,围绕荷花塘、毛塘、莲华山、山海协作示范区、泉家垄等工业重点区块,建设配套好路网框架;要以贺村丰益公路互通口为中心,江贺公路、新2*国道、新46省道和黄衢南高速公路接线,形成“四线一中心”的贺村产业经济发展带;要依托黄衢南高速公路四个互通口接线,发展互通口经济,对接城市经济,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生态经济、休闲旅游、毛竹基地等产业基地。二要围绕城市发展,抓好路网畅通。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围绕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容量的增大,谋划包装项目,依托干线公路,加强城市出入境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三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联网公路建设。去年以来,新农村公路建设已转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把联网公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包装我市重点建设村道路贯通项目,通过联网公路、下山脱贫,百村整治、“两线”整治等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
三、争取力度要再加大
资金紧张是我市交通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我们必须把解决资金来源作为交通发展第一位的工作来抓。今年交通建设计划总投资8.63亿元,交通部门预计缺口就近3亿元。资金落实不到位,加快交通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必须努力完善“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存一批”的机制,确保持续建设、滚动发展,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在衢州市各县(市、区)前列。一要向上对接争资金。目前,我市总体还是“吃饭”财政,用于建设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因此,交通建设关键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交通建设资金集中在国家和省里,要列入国家、省里的计划才能有资金保障,关键看谁的工作力度大、办法多,谁争取的项目就多,获得的资金就多。这几年,我市交通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逐年加大,成绩显著,但还要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交通部门一定要加大与交通部、省交通厅和上级交通部门的对接工作力度,跑部进厅,研究上级政策的导向,加强与上级交通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项目资金安排的对接,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要各线对接争资金,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理念。市发改、国土、规建、农业、林业等部门要为交通建设开“绿灯”,主动服务,主动协调;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交通建设的信贷支持;市财政也要逐年加大对交通的投入;各乡镇街道要发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后的交通建设中要继续大力倡导全社会办交通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包装项目,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和资金瓶颈问题。
四、服务水平要再提升
交通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的一年,交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合力攻坚,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一是要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镇建一条路不容易,要最大限度地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要抓住《浙江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已出台的契机,力争我市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市为主、乡村尽责”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强化客运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要积极引进市场化运作方法,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考核,落实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稳定有序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