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规划先行,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村居
规划是龙头,是加快康居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牛鼻子”;规划是准绳,是保证康居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不走样的“硬杠子”。要不断增强规划意识,丰富规划理念,提高规划水平,维护规划权威,切实做到“动土必有规划、开工必有设计、建设必有配套、覆土必有绿化”。在整体规划上,要按照撤并自然村、消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体系,做到集中、集中、再集中,原则上一个行政村只能保留一个集中居住点。在具体规划上,要坚持连片开发、组团发展的原则,从规划源头杜绝“剥皮式”开发、“兵营式”布局的现象,切实提高建设品位和开发效益。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拓展规划深度,加速推进平面规划全覆盖向村庄规划全覆盖转变,做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房屋建设同步规划,每块宅基地都有明确的位置、面积和套型,切实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住宅设计上,要立足“前院、后库、上阳台”的结构,坚持高起点、有特色、重实用的原则,既统筹兼顾安全、环保、节能、节地、抗震等要求,也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习惯和承受能力,做到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在这个方面,大家可以参照近期下发的《宿迁市村民住宅方案图集》,优先从排定的35套户型设计中选取符合本地实际、适应村民需求的住宅方案,每个集中居住点原则上不超过三种房型,既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现象,又形成风格别致、样式大方的村庄特色。
二、坚持典型引路,建设适宜生产生活的新村居
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通过培育和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紧紧抓住农村新一轮建房热已经到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当前建筑成本相对较低的机遇,加快推进康居示范村和集中居住点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建房需求。继续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盆景”、亮点,以品位高、配套全、环境美的康居示范村,引导和带动全市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快速推进。年内,确保每个乡镇再新建1个以上康居示范村。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建设理念,大力推广群众筹资自建、委托他人代建等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争取更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用于康居示范村和集中居住点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切实考虑地方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注重老村开发和改造,注重新旧房屋的协调与融合,切忌一味求新、一味求快、一味求大,决不允许“大呼隆推进”、“强制性开发”。坚持以“方便群众、适宜居住”为原则,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加快水、电、路、下水道、有线电视“五通”步伐,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学校、卫生室、超市、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功能。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加强建筑队伍建设、建筑材料监督和建筑人员技能培训,关注每一个细节,抓好每一道工序,精心勘测,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努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亮点工程。
三、加大整治力度,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的新村居
加快康居示范村和集中居住点建设,不仅是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也是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大力开展以镇村容貌整治、主要道路沿线整治、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农村污染源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春雷行动”,努力达到无污染河塘、无裸露垃圾、无杂物草堆粪坑、无乱搭乱建的“四无”标准。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