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动搞好服务。三要加强督促,狠抓落实。市国土局要会同园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开展土地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圈而不建、圈而慢建、圈而少建的项目,依法从严处置。在狠抓项目推进的同时,还要注重项目库建设,积极从发展规划、民营企业中找项目,从接受产业转移、产业协作配套、产业链延伸上找项目,加强项目的筛选、储备、策划、推介等工作,建立“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项目滚动发展的持续能力。
(二)抓园区促提升。
产业集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集聚发展,一定要有坚实的平台作为基础。如果我们能搭建好平台、提供好舞台,*工业经济就能实现新的跨越。市工业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明确产业定位,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聚。要加快工业园区扩张步伐和水、电、路、气、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保证工业项目建设需求。围绕园区、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引导各类企业向园区聚集,同时制定措施鼓励园区外企业入园,实现集约用地。在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为小企业入驻提供平台。对已入园企业要在投资强度、生产环境、厂区布局等方面进行规范,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加快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引导小企业入园。今年市工业园区力争新增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投产企业50家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0亿元,税收6000万元以上。
(三)抓创新促提升。
创新,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不会有竞争力的提升,就不可能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到现在,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弱化,迫切需要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一要抓技改。实践证明,企业技改是扩大产能、改进装备的一条捷径,也是消除各类隐患、改造提升企业的有效途径。要对照国内外行业最新技术要求,加大对重大技改项目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技改项目,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产品档次相配套的新的生产能力。二要攻研发。引导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舍得投入、用好投入,持续不断地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搞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年内要新增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2家。支持广源工贸、海天照明、明美矿物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改项目争取省级支持。三要强品牌。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参与行业、地方乃至国家标准制定,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夯实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加强对争创名牌和申报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设立名牌奖励基金,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年内力争新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2个。同时要以名牌为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四)抓骨干促提升。
要把培育大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现有企业蘖变扩张、做大做强。强化骨干企业群体支撑拉动作用。确定一批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及纳税大户,在资金、用地、技改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实现企业发展的飞跃,年内全市要有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同时,选择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后备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1家以上。增强骨干企业的发展后劲。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全年技改投入要达到6亿元,组织实施好56个单体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继续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落实好包扶领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