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重点,科学发展
今年是我市发展和改革非常关键的一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做好今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对于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十分重要。
(一)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的安排和部署,确定今年为“三新”突破年,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是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首先,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安排中,经济发展既看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又看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要看人民收入是否增加、生活是否改善。其次,要把握又好又快这个本质要求,在好中求快,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三,要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内涵,认真落实“五个统筹”,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二是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计划目标增长12%以上、奋斗目标增长13%以上的发展蓝图。这是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研究确定的。我市已连续5年经济增速保持在13%以上,如果发展速度掉下来,不仅会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无法实现“十一五”的发展目标,而且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会更加突出,势必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抓好有效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12%这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力争实现增长13%以上的奋斗目标。
(二)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提高“三个集中”的综合效益,深化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分区域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完善和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体系、农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强化规划的约束和指导。加大对三圈层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各圈层突出重点和特色,错位发展。二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配套及功能,提升工业集中度;以产业聚集为支撑,做好农民拆迁补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推动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创新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促进规模经营的机制,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同时,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乡镇,加大“三大工程”实施力度,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切实抓好“三新”突破年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开展“三新”突破年工作的各项部署,以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和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实力。一是要把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作为着力点,依托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重点扶持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要把推进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发展作为着力点,以争取成为首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抓手,改造提升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加快金融、会展、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创服务业新优势。三是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着力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各类专合组织。
(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今年起,在经济增长方面,要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自主创新为重点,下大力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