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拆迁改造的目标和重点。前段时期,区委、区政府组织区级有关部门、街道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摸底,大致还有97块共计1919.82亩的旧城改造地块、近3000亩征后实施土地和需整理的近5000亩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这些土地都是我区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是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当前,要重点加快以下几类地块的拆迁改造步伐:
一是要围绕产业聚集,切实抓好中央商务(业)区和东大街金融一条街沿线的地块拆迁整合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天邑项目、仁恒项目两个大三角地区的拆迁、攀成钢地块的拆迁以及东大街沿线地块的拆迁整合步伐,为推动产业换代升级,实现产业聚集发展,打造载体,拓展空间。
二是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土地征后实施和土地整理步伐。首先,要加快新增土地上市工作。在确保今年既定地块上市基础上,着力抓好明、后两年计划地块的拆迁力度。其次,要切实加快“拆院并院”三圣项目的实施,进一步集中力量,加快建新区拆迁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土地上市的所有准备工作。第三,要切实抓好198区域农村集体土地的整理。
三是要围绕土地集约利用,充分借鉴红星路地块成功拍卖的经验,对现已实施拆迁的地块尽可能实现纵深成片整合后再推出上市,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价值。
四是要围绕富民惠民,大力推进低洼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包括:红星路157号、惜字宫书院西街、耿家巷(邱家祠)、东光小区部分拆迁安置房等地块的拆迁改造,改善辖区居民居住环境,合理调整居民结构,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
(三)要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城市拆迁改造的体制和机制。
一是要加快城市拆迁改造多元化投入平台建设。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区危旧房改造中心要加快完成全区97块拟拆迁改造的旧城地块的测算,尽快完成地块分类、拟订实施方案。在保证旧城改造总体目标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要大胆探索,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旧城改造。
二是要多渠道突破安置房源瓶颈。“安置房源”是城市拆迁改造顺利推进的必要前提和保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区域城市拆迁改造体量将十分巨大,如何争取政策,多渠道丰富安置房源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一是要积极争取市上用地指标支持,有计划提前修建一批安置房。二是要积极争取市上的政策支持,灵活运用原地返迁、就近安置、异地安置、货币终结等多渠道安置的方式,以运作空间换取安置空间,解决安置房源短缺的困难。三是要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储备一批安置房源。
三是要健全和完善阳光拆迁的相关制度和机制。经过前一阶段几个重大项目的拆迁实践,证明我们采取的“阳光拆迁”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并且是符合我区实际的。从10月1日起,《物权法》将正式生效实施,在新的法律环境下,我们的“阳光拆迁”办法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完善,特别是要着力在拆迁政策、拆迁评估、拆迁资格和拆迁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新的法律环境。
同志们,我区的城市拆迁改造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成绩属于昨天,光荣属于未来,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区域发展水平必将得到巨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必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建设“四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前景必将更加光辉灿烂!
谢谢大家!